[发明专利]电冰箱式冷/暖空调-发电与淋浴的多功能系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81537.7 | 申请日: | 200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8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绍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绍勇 |
主分类号: | F25D23/12 | 分类号: | F25D23/12;F25B13/00;F25B30/02;H02N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1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冰箱 空调 发电 淋浴 多功能 系统 装置 | ||
技术领域
家用电器(多用电冰箱)
背景技术:
国内冰箱的主要几种节能技术:
电冰箱作为耐用消费品,在国内城镇家庭的占有率超过了85%,国内冰箱市场年销量超过1000万台。作为一种长寿命间歇式电能消耗品,电冰箱在居民家庭中消耗的电量仅次于空调器,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电冰箱产品的节能工作,美国、欧盟、日本等都制定了严格的能耗等级要求,中国政府也于2003年11月1月正式实施了《家用电冰箱耗电量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标准,要求生产企业降低电冰箱的能耗水平。冰箱生产厂家也通过技术革新,不断提升电冰箱节能指标,目前国内市场上已经有多家企业推出日耗电量仅0.35度甚至0.29度的电冰箱。从目前国内外厂家电冰箱产品来看,目前电冰箱的主要节能技术如下。
常规节能技术
常规的节能技术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降低电冰箱的能耗:
1、增加电冰箱发泡层厚度普通冰箱冷藏室发泡层厚度为35mm至45mm,冷冻室厚度为60mm至80mm。节能冰箱为了减少冷量向外界的辐射,将冷藏室的发泡层厚度增加为55mm至65mm,冷冻室发泡层厚度增加为85mm至100mm甚至120mm。
2、采用机械式温控器单循环制冷系统机械式温控器、单循环制冷系统的电冰箱没有电脑板、电磁阀等耗电部件,同时采用单循环制冷系统的冰箱压缩机开停只受冷藏室温度控制,相比双循环制冷系统的冰箱,开机时间短,较为省电。
3、采用高效无氟压缩机高效无氟R600a压缩机在冰箱上已经广泛使用,其能源效率值(COP)能达到1.75,是冰箱节能的最主要手段。
采用常规节能技术的优点是生产工艺简单、可靠性高、成本增加较少,但其缺点也很明显:过厚的发泡层影响冰箱的美观效果;机械式温控器操作不方,需要根据季节的不同调整温度档位,并且采用单循环系统的冰箱冷冻能力小(通常只有几千克)、不能实现速冻等功能,在冷冻大量新鲜食品时能力较差。采用常规节能技术的冰箱另外一个弱点是耗电量的不均匀性,单循环制冷系统冰箱由于其温度受冷藏室控制,冬季环境温度较低(一般是低于16度)的时候必须打开温度补偿装置才能保证冰箱的正常运行,该补偿装置每天的耗电量在0.24度以上。
压差保持技术
电冰箱工作时压缩机压缩气态制冷剂到冷凝器内,通过散热成为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然后由毛细管进入低压的蒸发器内气化蒸发,吸走冰箱内的热量,达到制冷的目的。冰箱压缩机在刚开始的3至5分钟内主要用于建立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的压差,然后才能进入正常的制冷状态,这前面的3至5分钟属于能耗的浪费。
压差保持技术是通过在冰箱制冷管路上设置一系列的阀门来控制管路的通断,压缩机开机制冷时阀门导通,当压缩机停机时阀门关闭,将冷凝器中的高压制冷剂切断并保持在冷凝器中,下次压缩机开机时可以快速建立冷凝器和蒸发器间的压差,减少浪费的能耗。
该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减少压缩机开机时的能耗损失,缺点是需要在管路上设置多个阀门及相应的压缩机卸压管路,管路的焊接点较多。
变频节能技术
变频技术在日本冰箱行业中应用非常广泛,国内冰箱行业从1999年开始试验变频技术,到现在市场上已有海尔、海信、伊莱克斯、无锡松下等多家企业的变频冰箱上市,与传统转速为3000rpm的压缩机相比,变频压缩机具有软启动、低噪音、高效率、高速制冷能力的优点,其转速范围1800rpm至4300rpm,能源效率值(COP)最高可以达到期1.9以上。采用变频技术的电冰箱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制冷达到设定的温度,然后以低速持续运行,产生少量冷量维持冰箱内的温度,避免压缩机频繁开停造成的电能浪费,据测算采用变频技术的冰箱与相同的普通冰箱相比可以节省能耗15%以上。
变频技术的缺点在于其成本高,目前变频压缩机的价格大约为550元至800元,远远高于普通高效无氟压缩机的价格,这也是制约变频技术在中国冰箱行业推广的主要因素。相信随着压缩机和变频控制技术的发展,变频压缩机的价格最终会降到普及的范围。
真空绝对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绍勇,未经陈绍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15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