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匣及应用其的燃料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82027.1 | 申请日: | 2008-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0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许财维;徐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 | 分类号: | H01M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 应用 燃料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的燃料匣。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多种新的能源供应设备,例如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Fuel Cell)等被陆续开发出来,并进行应用。简单地说,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存在于燃料与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燃料和空气分别送进燃料电池,电就被生产出来。它从结构上看有正负极和电解质等,像一个蓄电池,但实质上它不能“储电”而是一个“发电厂”。燃料电池一般具有燃料匣以储存燃料,但是现有的燃料匣无法从外观上判断剩余燃料的多少,经常发生燃料耗尽的状况。这样会导致燃料电池的意外工作中断,进而使用电设备停机,甚至损伤用电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燃料匣,其具有外观可见的燃料量指示标志,有效防止燃料意外耗尽的状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匣,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透明观察窗、通气孔和燃料口;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袋体,所述袋体将所述壳体分隔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通气孔相连,所述第二空间与所述燃料口相连;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对应所述透明观察窗的指示件,所述指示件随着所述第二空间的变化而移动位置。
所述袋体为收缩弹性体。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指示件固定在所述袋体上。
所述的燃料匣可以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的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抵撑所述袋体,提供压缩所述第二空间的压力。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指示件固定在所述弹性支撑件靠近所述第二空间的一端。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弹簧和两个支撑板,所述两个支撑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弹簧的两端。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袋体为防酸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其包括电池本体、燃料匣和管路。燃料匣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透明观察窗、通气孔和燃料口;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袋体,所述袋体将所述壳体分隔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通气孔相连,所述第二空间与所述燃料口相连;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并对应所述透明观察窗的指示件,所述指示件随着所述第二空间的变化而移动位置。所述管路连接所述燃料口和所述电池本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用燃料匣,其由两个以上的前述的燃料匣组合而成。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两个以上的燃料匣的外壳为一体制成。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燃料匣具有外观可见的燃料量指示标志,实时指示剩余燃料量,有效防止燃料意外耗尽的状况。
【附图说明】
附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燃料匣的正视示意图;
附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燃料匣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附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燃料匣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附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燃料匣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附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多用燃料匣的正视剖面示意图;以及
附图6所示为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的正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提供的燃料匣及应用其的燃料电池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燃料匣的正视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匣,其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具有长条透明观察窗18、通气孔15和燃料口12。附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燃料匣的正视剖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10内设置有袋体30,所述袋体30将所述壳体分隔为第一空间32和第二空间35,所述第一空间32与所述通气孔15相连,所述第二空间35与所述燃料口12相连;指示件20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对应所述透明观察窗18的位置。袋体30可以是具有收缩弹性,所述指示件20固定在袋体30的外表面上。这时第二空间35用于存储燃料,燃料量的多少与袋体30的大小成比例,燃料量的变化会导致袋体30的缩放,进而带动指示件20的移动。因此使用者可以通过观察指示件20的位置,直观的得知燃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20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