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药玉屏风散作为防治肝损伤药物的用途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182203.1 申请日: 2008-11-15
公开(公告)号: CN101411743A 公开(公告)日: 2009-04-22
发明(设计)人: 李俊;吕雄文;金涌;程文明;陈飞虎;石静波;王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医科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481 分类号: A61K36/481;A61P1/16
代理公司: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金惠贞
地址: 230032***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中药 玉屏风散 作为 防治 损伤 药物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药玉屏风散的用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从玉屏风散中提取的多糖类药效成分作为防治肝损伤药物的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据《方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版,817页)中记载,玉屏风散出自《究原方》,录自《医方类聚》卷150,为治疗表虚自汗的经典名方,具益气、固表、止汗之功用,方中黄芪甘温,内可大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白术可健脾益气,助黄芪加强益气固表之力,为臣药;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御邪。黄芪得防风,则固表而不留邪,防风得黄芪,则祛风而不伤正。此外,《丹溪心法》、《医宗金鉴》中也有玉屏风散的记载。《证治准绳》、《中国医学大辞典》等著作中转述该方出自《世医得效方》,但传世《世医得效方》中并无此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自1990年至2005年间各版本中均收录有该古方成方制剂一一玉屏风口服液,处方由黄芪600g,防风200g,炒白术200g组成。 

古今文献中所记载的玉屏风散均以黄芪、白术、防风三味组成,但比例各异。据“玉屏风散组成考查及联想”(《中成药》1995年第4期),已有记载的黄芪、白术、防风质量份数配比方式达十余种之多,最多见的方式为1∶1∶1、1∶2∶1、3∶1∶1和2∶2∶1,比例不同,功效侧重点亦有区别。 

据“玉屏风散合方运用浅析”(《时珍国医国药》2006年第17卷第5期839-840页),玉屏风散临床上现常用于与免疫功能失调有关的多种疾病的治疗,如治疗自汗、感冒、咳喘,小儿反复发作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肾小球肾炎因外感诱发而反复发作者、慢性荨麻疹以及复发性口疮等病,功效显著。“玉屏风散防治‘非典’机理探讨”(《中医文献杂志》2003年第3期35-37页)一文中综述了玉屏风散在防治“非典”中的作用。目前未见有关玉屏风散在防治肝损伤方面用途的报道。 

据“玉屏风散的药理学研究进展”(《安徽医药》2003年第7卷第4期241-242页),玉屏风散药理方面主要有免疫双向调节作用;对过敏原的综合作用;减轻实验性肾炎病变,促进肾炎病理修复;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抗疲劳,耐低温,耐缺氧等。目前尚未见到有关玉屏风散具有防治肝损伤活性的药理研究方面的报道。 

目前针对玉屏风散活性成分的研究不多,《中药药理与临床》杂志上先后报道了“玉屏风散多糖类成分对免疫功能的影响”(2006年第22卷第1期2-4页)、“玉屏风散总多糖不同给药方式和时相影响小鼠免疫功能的对比研究”(2006年第22卷第2期5-7页)、“玉屏风散总多糖影响肠道黏膜损伤小鼠肠-呼吸道IgA分泌研究”(2007第23卷第5期43-45页),上述研究表明,玉屏风散总提取物及其多糖类成分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玉屏风散总多糖可能通过激活肠道粘膜免疫发挥局部免疫作用。《海峡药学》(2004年第16卷第2期38-40页)中的“玉屏风粗多糖的提取及药理实验”一文介绍了采用常规方法提取粗多糖、观察到玉屏风粗多糖对肿瘤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上报道所用的都是玉屏风 散总多糖,未进一步分离纯化;《美洲中国医学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2006年第34卷第4期631641页)中的“玉屏风散部分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Immunomodulating Effects of Fract ioned Polysaccharides Isolated from Yu-Ping-Feng-Powder in Cyclophosphamide-Treated Mice”)一文和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复方中药玉屏风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机理的研究》报道了所提取的玉屏风散多糖部位对免疫抑制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机制,以及对大鼠佐剂型关节炎模型中巨噬细胞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及机制,但是其研究的是药物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和大鼠佐剂型关节炎模型的影响及机制,未见其进行玉屏风散及其药效成分对于肝损伤防治作用的研究。 

肝损伤是诸多因素所致各种肝脏疾病的病变结果,现代医学已从多方面较深入地探讨了其发生机制,并研发出膜保护剂、抗脂质过氧化剂、抗免疫反应剂等保肝药物,但疗效尚难尽人意,且因毒副作用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中医药历经了几千年的实践与发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辨证组方,严格加工炮制,可发挥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的综合作用,故中医药在治疗肝损伤方面有着独特优势,是一种既有效而又切实可行的治疗思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医科大学,未经安徽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22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