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川芎追风活血膏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82532.6 | 申请日: | 2008-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4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徐泽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泽三 |
主分类号: | A61K36/889 | 分类号: | A61K36/889;A61K9/06;A61P29/00;A61K3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许瑞德 |
地址: | 2568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川芎 追风 活血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的活血膏,尤其涉及一种配料中含有川芎的川芎追风活血膏。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的川芎追风活血膏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瘀阻血脉、风寒阻络所致的颈、肩、腰、腿痛症,是一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所受侵部位疼痛不适、功能障碍等症状,疗程长、康复慢。它不但影响人的工作、学习、心情,而且病人忍受很大的痛苦和折磨。外敷药物治疗颈、肩、腰、腿痛及软组织损伤,具有疗程短、使用方便等特点。但是,目前治疗这类病的药物,大部是内服制剂,而治疗颈、肩、腰、腿痛、软组织损伤的外用制剂疗效不好,且具有一定的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确切,效果好,副作用小的川芎追风活血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的川芎追风活血膏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所述的川芎追风活血膏由下列原料按相应的重量比制成:川芎13-22份、当归13-22份、川乌13-22份、草乌13-22份、马钱子13-22份、乳香13-22份、没药13-22份、独活13-22份、透骨草18-22份、穿山甲23-31份、血竭13-22份、千年健13-22份、杜仲23-31份。
本发明的选药用药借鉴了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中医认为,筋骨有赖于气血的温煦涵养。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气滞血瘀致使气血不畅,不通则痛,故本方中用“当归、川芎”以活血化瘀为主药。瘀血停滞,经络不通是颈、肩、腰、腿痛及软组织损伤所致肿胀疼痛的主要原因,“血不活则瘀不能去,瘀不去则痛”也。故本方加以马钱子、乳香、没药等外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同时,中国传统医学还认为该病多因伤后正虚,运化失司,卫外功能低下,瘀湿相结,风寒之邪滞留皮下、筋膜、血脉、经络之间,致使气血周流不畅筋脉拒紧,经络不通,故本方中用透骨草、穿山甲搜风通络,用川乌、草乌、独活祛风湿、散寒邪,行气止痛,瘀去络通,达到追风活血之目的。另外,方中加以血竭、千年健、杜仲能滋补肝肾、补中益气,以增强活血化瘀作用。纵观全方,以活血化瘀、祛风散寒、通络止疼为目的。用于瘀阻血脉、风寒阻络所致的颈、肩、腰、腿痛等症的治疗。
所述的川芎追风活血膏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第一步:将乳香、没药、血竭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匀。
第二步:其余当归等十味药材,分别切成不大于1cm的碎片或碎段,除透骨草外,其它碎断药材与麻油250-400重量份同置锅内,加热,油温控制在200~220℃,将药材炸枯,至外部深褐色而内部焦黄色后,放入透骨草,一同炸枯。待油温降至150±10℃时,捞出药渣,加温至320±10℃熬炼药油,炼至滴水成珠,手感老嫩适度;
第三步:另取铅丹120-210重量份,加温除去水分,在所述的药油油温在280±10℃时,随搅拌徐徐加入油内搅匀,待其成为黑褐色的稠厚液体,取少量样品滴于水中,膏不粘手,稠度适当,收膏。
第四步:将膏药以细流倾注冷水中并强烈搅拌,待冷却凝结,取出反复搓揉成团,浸泡于冷水中过夜以去净火毒。
第五步:次日取膏,用70±10℃的文火使其熔化,加入第一步中制得的细粉并混合均匀,分摊于适宜面积的布上,即得。
本发明疗程短、使用方便,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散寒、通络止痛及舒筋接骨之功效。是治疗瘀阻血脉、风寒阻络所致的颈、肩、腰、腿痛症及骨折等病症的良方。本发明具有使用方便、副作用少的优点,为瘀阻血脉、风寒阻络所致的颈、肩、腰、腿痛症患者解除痛苦、缩短病程、尽快恢复其功能创造了条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结合以下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原料配比:川芎13g、当归13g、川乌13g、草乌13g、马钱子13g、乳香13g、没药13g、独活13g、透骨草18g、穿山甲23g、血竭13g、千年健13g、杜仲23g。
制备方法:以上十三味药材,乳香、没药、血竭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其余当归等十味,酌于碎断,与麻油250g同置锅内炸枯,去渣,滤过,炼至滴水成珠;另取铅丹120g,加入油内搅匀,收膏,将膏侵泡于水中。取膏,用文火熔化,加入上述细粉,搅匀。分摊于布上,贴于患处。
实施例2:
原料配比:川芎15g、当归15g、川乌15g、草乌15g、马钱子15g、乳香15g、没药15g、独活15g、透骨草15g、穿山甲25g、血竭15g、千年健15g、杜仲25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泽三,未经徐泽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25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