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内燃机火焰外喷的捕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82710.5 | 申请日: | 200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2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姜殷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Mt.H控制阀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B77/10 | 分类号: | F02B77/10;F02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建秋;王凤桐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内燃机 火焰 集装 | ||
1.一种防止内燃机火焰外喷的捕集装置,该捕集装置包括:
第一火焰导引管单元(10),该第一火焰导引管单元(10)安装在喷放火焰的曲轴箱开口部的外侧周缘,由在板面上形成为辐射式凹凸形状的多个网带(10a)重叠而成,以使火焰流经所述网带(10a)之间的导出孔(10b)时被吸收,使其因缺氧而无法燃烧并以非火焰状态排放;
减压扩散空间(20),该减压扩散空间(20)在所述第一火焰导引管单元(10)的外侧提供经过扩张的多余空间,以使经过所述第一火焰导引管单元(10)后分散减弱的火焰减压;以及
第二火焰导引管单元(30),该第二火焰导引管单元(30)安装在所述减压扩散空间(20)的外侧,其结构和所述第一火焰导引管单元(10)一样由多个网带(30a)重叠而成,所述多个网带(30a)在内外侧形成有提供火焰移动路径的多个导出孔(30b),并最终吸收残余火焰;
另外,该捕集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火焰吸热网单元(40),该火焰吸热网单元(40)的结构为多个金属线交叉重叠而成的网状结构,安装在减压扩散空间(20)的内部,以吸收及分散流向减压扩散空间(20)的火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内燃机火焰外喷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吸热网单元(40)安装在所述减压扩散空间(20)内部靠近第一火焰导引管单元(10)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内燃机火焰外喷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吸热网单元(40)安装在所述减压扩散空间(20)内部靠近第二火焰导引管单元(30)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内燃机火焰外喷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吸热网单元(40)为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减压扩散空间(20)内部靠近第一火焰导引管单元(10)的一侧及靠近第二火焰导引管单元(30)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内燃机火焰外喷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曲轴箱的开口部与所述第一火焰导引管单元(10)之间另外安装有第二火焰吸热网单元(4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内燃机火焰外喷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曲轴箱的开口部与所述第一火焰导引管单元(10)之间另外安装有第二火焰吸热网单元(4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内燃机火焰外喷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曲轴箱的开口部与所述第一火焰导引管单元(10)之间另外安装有第二火焰吸热网单元(41)。
8.根据权利要求2到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防止内燃机火焰外喷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火焰导引管单元(30)的外侧另外安装有第二火焰吸热网单元(41)。
9.根据权利要求1到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防止内燃机火焰外喷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火焰导引管单元(30)的厚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火焰导引管单元(10)的厚度,宽度则相同或更宽。
10.根据权利要求1到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防止内燃机火焰外喷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火焰导引管单元(10)与第二火焰导引管单元(30)由邻接内外侧的多个支撑螺栓(11,12)维持形状并加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Mt.H控制阀株式会社,未经Mt.H控制阀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271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内燃机的控制设备
- 下一篇:温度传感器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