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孔陶瓷过滤器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82753.3 | 申请日: | 200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5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唐一林;祝建勋;王国栋;吕爱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3/00 | 分类号: | B28B3/00;B01J2/04;C04B35/622;B01D39/20;C22B9/02;B22D11/11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过滤器 制造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尤其是用于过滤熔融金属液中的杂质的 直孔陶瓷过滤器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系统。
背景技术
液态金属中含有许多杂质,如熔渣、夹杂物、气体等。在加工成金属产 品之前,液态金属须经过过滤净化处理,以便去除杂质,提高金属产品的质 量和性能。目前用于液态金属净化处理的小型过滤装置主要有四种:布状网 式过滤片、泡沫陶瓷过滤器、蜂窝陶瓷过滤器、以及直孔陶瓷过滤器。
其中布状网式过滤片的成本虽低,但过滤效果不够好而且使用不方便; 泡沫陶瓷过滤器的过滤效果最好,但成本也很高;网格状陶瓷过滤器的强度 和抗液态金属流冲击的能力也并不理想。只有直孔陶瓷过滤器,具有外观平 整度好、过滤效果较好、成本低、强度高、抗液态金属流冲击能力强、尺寸 精度高的优点,更适用于自动化流水线生产作业。
关于直孔陶瓷过滤器的生产,在专利文献WO2007028556A1公开了一 种用于过滤熔融金属的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包括:
(1)对包括磷酸盐前驱物、碳物质、陶瓷粉末的浆料或半潮湿态混 合物使用水压进行推压,所述混合物可以选择性地添加其它助剂诸如纤维助 剂;
(2)将上述混合物干压成圆盘形或者块状;
(3)对上述步骤(2)中得到的经压制的混合物进行打孔,该步骤 也可以和步骤(2)同时进行。
(4)在非氧化性气氛或者还原性气氛中,且温度为500~1000℃(可 优选600~900℃)的条件下,对经打孔后的压制物进行烧制。
国际专利文献WO2008001034A1还公开了一种用于过滤熔融金属的过 滤装置,其制造方法如下:
(1)将氧化铝和/或粘土和/或多铝红柱石和/或硅酸铝和水和/ 或粘合剂和/或硅土和/或玻璃和/或玻璃料混合,从而生成适于成型的 过滤物质;
(2)将上述物质进行成型,从而形成具有打孔表面的前驱过滤物;
(3)将得到的前驱过滤物进行干燥处理(温度为110℃),从而将过 滤前驱物内部的水分挥发掉,在烧制温度(温度为600~1700℃)下进一步 对上述经干燥后的过滤前驱物进行烧制即可得到该陶瓷过滤器外壳。
上述专利WO2007028556A1与WO2008001034A1均没有涉及对原料进行 特殊处理,如图1所示,其主要步骤可包括原料制备、成型、和烧结三大步 骤,其中所用原料的水分含量一般在10%以上,是一种湿法或半干法制备工 艺,在混合步骤中,只是采用水压进行推压、或一般的机械混合手段,造成 原料颗粒混合不均匀、混有气泡在其中等等缺陷,致使后续工艺中原料颗粒 的流动性不好,不能快速填满模具模腔,这样生产效率降低,并且由于后期 干燥及烧成收缩较大,产成品的变形较大,精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铸造用直孔陶瓷过滤器的制造方法及其制 造系统,通过采用对原料进行造粒处理改善了原料的流动性,保证原料在干 压时能快速填满模具模腔,从而提高了直孔过滤器的精度和成品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直孔陶瓷过滤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制备,将原料混合均匀并加水混合成原料料浆;
b)造粒处理,对所述原料料浆进行造粒处理而得到粉料;
c)成型,将所述粉料模压成需要的形状,得到直孔陶瓷过滤器生坯;
d)烧结,将所述直孔陶瓷过滤器生坯高温烧结为成品;
所述原料的组分及含量(以重量百分数计)为:
A.主要原料:
氧化铝粉10-50%,其中氧化铝含量>80%、
铝钒土20-59%,其中氧化铝含量>70%、
粘土5-40%,其中36%<氧化铝含量<52%、
石英1-10%,其中氧化硅含量>95%、
锆英粉2-40%,其中氧化锆含量>42%;
B.辅助原料1:
长石1-10%,其中7%<氧化钾含量<11%、
滑石1-10%,其中氧化镁含量>25%、
C.辅助原料2:
有机粘结剂,包括:纤维素、聚乙烯醇、淀粉,所述有机粘结剂含 量在0.1-3%、
润滑剂,包括:硬酯酸盐0.1-2.0%,乳化石蜡0.1-2.0%,皂化液 0.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27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