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动力吸泥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82989.7 | 申请日: | 2008-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3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会;王云鹏;李宁;黄庆华;赵彦旭;杨红亮;高善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88 | 分类号: | E02F3/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毛燕生 |
地址: | 7300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动力 吸泥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动力吸泥机,属于机械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桥梁基础施工中吸出泥、砂、砾砂、5厘米以下卵石的装置,尤其是涉及有效吸出范围为施工水面0~35米。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桥梁基础施工中吸泥机为离心式砂砾泵和潜水式泥浆泵,它们都是以电为动力,马达旋转带动变速器输出扭矩,带动叶轮,叶轮置于壳体中,壳体接吸浆管及排泥管,或者马达输出扭矩通过连杆带动壳体中叶轮,壳体置于泥砂水中,壳体一侧接出浆管,通过叶轮转动将泥、砂、水混合物吸出输出或直接送出,所述设备吸出水中泥砂深度在水面以下8至15米,吸出砂砾粒径1.5厘米以下,吸出混合物中泥砂含量10%至20%。但是,桥梁施工基础工程中吸泥、砂,深度都在10至35米或更深,而吸出物中有泥、砂、砾石,甚至砾砂、卵石,还可能遇到中密或密实层。
吸出混合物中泥、砂、砂砾、卵石含量直接影响工作效率。水中作业电力安全至关重要。
2003年5月出版的张京主编《路桥工程施工新技术实用手册-桥梁施工新技术分册》第211-213页的空气吸泥机清孔为:高压风管沉入导管内的入水深度应大于钻孔内水头到出浆口高度的1.5倍,一般不小于15m,但不必沉至导管底部附近。工作时是先供水后供风。该技术没有确定风管的具体位置和吹风的角度。由于该吸泥机的效果一般(没有改进),在213页最后两行的总结推荐中没有提及。本发明应该说是对外风管吸泥机清孔的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设备上的不足,满足上述要求,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动力吸泥机,本吸泥机以高压空气为动力。吸出混合物中泥、砂含量为40%,并且能吸出5厘米以下的卵石,及中密或密实层砂砾。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动力吸泥机,有喷泥部分装置、泥砂输送部分装置、吸泥真空部分装置、松动部分装置、高压风动部分装置、清理部分装置顺序连接,喷泥部分装置与泥砂输送部分装置固定连接,位置在该设备顶部;泥砂输送部分装置与吸泥真空部分装置固定连接,位置在该设备中部,松动部分装置与吸泥真空部分装置固定连接,位置在吸泥真空部分装置下端两侧;高压风动部分装置与吸泥真空部分装置固定连接,位置在吸泥真空部分装置一侧。
用法兰盘连接一根直钢管和一根弯管组成喷泥部分装置。
用法兰盘连接多根直钢管组成泥砂输送部分装置。
在一根比上述直钢管较长的这根钢管端部焊接一个用钢板制作的圆台体组成吸泥真空部分装置。
在所述一根较长钢管端部两侧焊接两根一端微弯的小直径钢管组成松动部分装置。
在所述一根较长钢管侧面开一孔眼,并设网格,在所述一孔眼处焊接方向朝斜下方的钢管。
所述钢管与弯管用法兰盘连接。
所述弯管再用法兰盘连接一直钢管组成高压风动部分装置。
在所述高压风动部分装置的弯管凸部底开一孔,焊接一节带法兰盘底圈的管,并设法兰盘盖,组成清理部分装置。
当高压风由高压风动部分装置变向进入泥砂运送部分及喷泥部分装置,在所述泥砂输送部分装置管内形成低压强,高风速环境,上述吸泥真空部分装置形成真空。泥、砂、砂砾、水混合物被吸起,经过上述喷泥部分装置喷出。随混合物被喷出,在设备自身重力作用下,设备下沉,阻挡锥盘也随着下沉,阻挡锥盘阻挡了周围部分泥、砂、砂砾、水混合物进入,形成了水位能差、高真空,此时5厘米以下的卵石被吸起带走。当遇到中密或密实层时,可向松动管送高压风,使基层松动后进行吸泥。当部分泥砂进入高压风道部分时,将该设备提出水面,可打开排碴管口上的法兰盘盖清理。
本发明有以下效果:
1、该设备采用风力为动力,不产生电力安全危险因素。
2、该设备可吸出施工水面0~35米范围内的泥、砂、砾砂及5厘米以下卵石。
3、该设备吸出混合物中泥、砂、砂砾、卵石含量为50%,台班产量每小时吸出120立方米混合物。
4、该设备不但能吸出松软地层混合物,也吸出中密至密实混合物。
5、该设备结构简单,可在施工现场加工,组装成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产品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产品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产品的仰视示意图;
图4是本产品的清排部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29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