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热烹调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83010.8 | 申请日: | 200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1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近藤正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家用电器控股株式会社;东芝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F24C7/06;F24C7/08;F24C15/34;F24C1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海红;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烹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有用于感应加热载置于顶板(top-plate)上的烹调容器而设置的感应加热线圈(induction heating coil)、及对该感应加热线圈进行送风冷却的冷却单元的加热烹调器。
背景技术
在这种加热烹调器中,构成为:在框体内设置作为加热机构的感应加热线圈,在覆盖其上面地安装的顶板上载置锅等的烹调容器而进行加热。可是,因为作为对前述感应加热线圈进行驱动的驱动机构,具备有由发热性的开关元件(switching element)构成的变换器电路(inverter circuit)等,所以与发热量大的上述感应加热线圈一起,对这些发热性部件进行送风冷却,使得能够进行稳定的加热烹调。
上述之中,尤其是作为感应加热线圈的冷却单元,设置有将从送风扇(blower fan)所吹送的冷却风引导至感应加热线圈附近的冷却风管道(cooling air duct),以高效冷却该感应加热线圈。例如,该冷却风管道,构成为:在感应加热线圈的下方分离配置,从设置于该冷却风管道的上面侧的多个吹出孔吹送冷却风(例如,参照如下的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53457号公报(第3、4页,图2)
在由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构成中,因为朝向感应加热线圈的下面侧吹送冷却风,所以该下面侧的冷却效果良好。相对于此,因为在感应加热线圈的上面侧变成从感应加热线圈的外周围绕过的冷却风,所以感应加热线圈的中央部的冷却效果不能说好。而且,满足薄型而紧凑(compact)的需求,为了在狭窄空间(interspace)之中得到冷却效果,采用大功率(high-power)的风扇单元(fan unit)的构成例很多,但是产生消耗电能、噪音变大等的问题。于是,概念性地能够类推出只要使冷却风从感应加热线圈的中央部通向上面侧即可,但是通常在该中央部配设对载置于顶板上的烹调容器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temperature sensor),从而若冷却风吹于此则温度的检测精度有可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可以使冷却风从感应加热线圈的中央部通向上面侧、并使得温度传感器的功能不受冷却风的影响的加热烹调器。
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具备:框体,形成前述框体的上面、载置锅等烹调容器的顶板,配设于前述框体内的前述顶板的下方、对前述烹调容器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加热线圈,具有接触于前述顶板的下面侧的感热部、对前述烹调容器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和冷却机构,该冷却机构用于对前述感应加热线圈进行冷却、具有向该感应加热线圈的下面侧引导冷却风的冷却风管道;前述感应加热线圈,与载置支撑该感应加热线圈的线圈支撑构件构成线圈单元,并在中央部具有使前述冷却风从下面侧通向上面侧的中央开口部;在前述中央开口部内松插配置前述温度传感器,并将该温度传感器的至少前述感热部的周围与前述顶板之间用隔热件覆盖以遮挡冷却风。
按照上述方案,能够从线圈单元的中央部位将冷却风取入到上面侧,因而冷却风在感应加热线圈的上面从中央侧朝向外周侧流动,由此能够高效冷却该感应加热线圈。而且,对于配置于同样中央部的温度传感器,至少将其感热部的周围用隔热件覆盖,对冷却风进行遮挡,所以能够提供不受该冷却风的影响、可以高精度地对锅等的烹调容器的温度进行检测的加热烹调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加热烹调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该加热烹调器的纵剖侧视图。
图3是该加热烹调器的要部的纵剖主视图。
图4是对图3的要部进行放大而示的纵剖主视图。
图5是以拆除顶板等的状态而示的该加热烹调器的俯视图。
图6是线圈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纵剖主视图。
符号说明
在附图中,1表示框体,2表示顶板,9表示电装品单元,9a表示电装品单元壳体,10表示感应加热单元,11表示烧烤单元,11a表示隔热板,12表示风扇单元,15、35表示线圈单元,16、36表示冷却风管道,19表示感应加热线圈,20、37表示线圈支撑构件,21、39表示开口部,21a、39a表示内周侧开口部,21b、39b表示外周侧开口部,22表示中央开口部,24表示温度传感器,24a表示感热部,25表示隔热件,27表示毂部,26c表示突出肋(肋),33表示弹性体,34表示衬垫,40表示吹出孔。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家用电器控股株式会社;东芝家用电器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家用电器控股株式会社;东芝家用电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30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