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衣芽孢杆菌202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83075.2 | 申请日: | 2008-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0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中;孙正祥;纪春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02;A01P3/00;C12R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丽明;任 重 |
地址: | 510642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衣 芽孢 杆菌 202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保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生生防菌株,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效防治香蕉枯萎病的地衣芽孢杆菌202及应用。
背景技术
香蕉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侵染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是香蕉生产的毁灭性土传病害。病原菌从受伤的根茎侵入,通过维管束向假茎及叶部蔓延,堵塞木质部导管,直至植株枯萎死亡。香蕉枯萎病菌是土壤习居菌,其厚垣孢子能够在土壤中存活8~10年。香蕉枯萎病在在珠江三角洲香蕉产区的多个县市均有分布,近年有迅速发展的趋势。该病病园病株率一般约为10%~40%,严重的达90%以上,以致蕉园丢荒,危害极大。
目前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尚无理想药剂和抗病菌种,一些栽培管理措施只能起到局部的控制作用,寻找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是当务之急,近年来,根际有益细菌的研究为香蕉枯萎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新途径,许多根际有益细菌也能够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使植物获得广谱抗病能力。根际有益细菌诱导植物产生的防护作用安全而有效,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从香蕉植株内分离筛选获得对香蕉枯萎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细菌菌株,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相关技术仍旧很薄弱甚至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空白,提供一种地衣芽孢杆菌202,是一种从香蕉植株内分离筛选获得对香蕉枯萎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细菌菌株,低浓度下能够有效抑制香蕉枯萎病菌的生长,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了所述高效防治香蕉枯萎病的地衣芽孢杆菌202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了所述高效防治香蕉枯萎病的地衣芽孢杆菌202在防止香蕉病灾害方面的多种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效防治香蕉枯萎病的地衣芽孢杆菌202,所述地衣芽孢杆菌202,Bacillus licheniformis 202,于2007年7月2日在湖北武汉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号为CCTCC NO:M207093。
所述高效防治香蕉枯萎病的地衣芽孢杆菌202经平板对峙筛选获得。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高效防治香蕉枯萎病的地衣芽孢杆菌202的应用,其一是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的平板拮抗作用。
其二是防止香蕉植株主根部及维管束褐化或腐烂方面的应用。
其三是对番茄枯萎病菌、玉米弯孢叶斑病菌、胶孢炭疽病菌、棉花枯萎病菌、棉花黄萎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或西瓜枯萎病菌的拮抗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地衣芽孢杆菌202为植物内生菌,对香蕉枯萎病菌抑制作用强,对多种病原真菌具有拮抗作用,具有拮抗细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所起到的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种类和数量众多,在植物根际根内、根际大量存在;对病原菌的作用方式多种多样;繁殖速度快等优点,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证明地衣芽孢杆菌202菌株能够有效抑制香蕉枯萎病菌的生长,抑菌谱广,对棉花枯萎病菌、棉花黄萎病菌、西瓜枯萎病菌、番茄枯萎病菌、弯孢叶斑病菌、香蕉炭疽病菌等多种病原真菌都有拮抗作用;环境安全性好,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尤其是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2)本发明所述菌株培养条件简单、容易保存,易于工业化生产,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地衣芽孢杆菌202对FOC4菌丝的抑制作用
图2接种30天后香蕉苗维管束症状
图3地衣芽孢杆菌202对番茄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
图4地衣芽孢杆菌202对胶胞炭疽菌的抑制作用
图5地衣芽孢杆菌202对香蕉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
图6地衣芽孢杆菌202对棉花枯萎病的抑制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所述地衣芽孢杆菌202,Bacillus licheniformis 202,于2007年7月2日在湖北武汉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号为CCTCC NO:M207093。
实施例1 地衣芽孢杆菌202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FOC4的平板拮抗作用实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30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