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副载波组的多载波通信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83587.9 | 申请日: | 200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1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弗拉迪米尔·奥克斯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02 | 分类号: | H04L5/02;H04L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李 慧 |
地址: | 德国瑙伊***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载波 载波通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通信网络,并更具体的涉及自适应的通信网络 和局域网络。
背景技术
在当今的商业气候下,工业财富的增加和减少取决于信息是否 以有效的方式交换。例如,手机、寻呼机和因特网逐渐壮大,因为 每种技术均允许商家通过网络交换信息。因此,为了满足我们社会 对有效地交换信息的需求,持续地需要对网络的改进。
发明内容
下面提出了本发明的简化的内容概括,以提供对本发明的某些 方面的基本理解。此发明内容不是本发明的广延性的概述,并且其 不用于识别本发明的重点或关键元素,也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 围。而是,本发明内容的目的是以简化的方式提出本发明的一些构 思,作为稍后将提出的更为详细的说明的序言。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涉及通过多载波通信通道进行通信的方 法。在此方法中,用于在一对网络节点之间通信的副载波频率与不 同的副载波组相关联,其中,每个副载波组的副载波被指派了共同 的传送特性,此共同的传送特性独立于其它副载波组的传送特性。 还公开了其它的方法和装置。
下面的说明和附图以详细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说明性的方 面和执行例。下述部分是对采用本发明原理的方式进行的指示性说 明,但仅说明了各种方式中的少数几个。
附图说明
图1说明了通过传送介质在多个节点间传送数据的网络的一个 实施例。
图2示出了特定传送周期的一个实施例,一对节点在该周期内 设置或更新比特加载或增益分配。
图3示出了用于多个副载波的比特加载分配,其中每个副载波 具有独立于其他副载波的比特加载。
图4示出了用于多个副载波组的比特加载分配,其中每个副载 波组具有独立于其他副载波组的比特加载。
图5示出了比特加载分配,其中副载波组已经被划分为副组或 者说子组。
图6A-6B示出一流程图,说明了使用具有独立的比特加载分配 的副载波组的多载波通信方法。
图7和图8分别示出了能够用于副载波组和副组通信的示例性 的消息格式。
图9示出了当多载波通道上出现了迅速改变的噪声条件时的一 种更新比特加载表的协议(protocol)的一个例子的时间线。
图10示出了当多载波通道上的噪声条件相对不变时的一种更 新比特加载表的协议(protocol)的一个例子的时间线;以及
图11示出了一个传送节点和接收节点的实施例,其中包括执 行本文所描述的功能的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其中,相同的参考数字从始至终 用于表示相同的元素,并且其中图示的结构不是必然的按比例绘 制。尽管各个说明的实施例被描述和说明为硬件结构,但是本系统 的功能和相应的特征同样能够由适当的软件程序或硬件和软件的 组合来实现。因此,本发明不应该限定于任何特定的执行例之内, 而应该被解释为可落入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任何执行例。
图1说明了包含若干节点102的网络100。如图所示,网络100 典型的包括至少两种类型的节点102,也就是主节点104(其为网 络控制器)和网络节点106。这些节点102耦接(coulped)到传送 介质108,并通过该介质发送和接收信号。传送介质108可能包含 多个支线110(leg),每个支线可能包含无线传送介质、有线传送介 质或它们的组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100可能是家庭网络,其将宽带服务从 接入网络分配到顾客住所的网络节点,例如电视机、计算机、视频 会议设备等。这样,家庭网络可能包括多个节点,它们通过包括不 同种类的家庭线路的传送介质而互相连接。家庭线路可能包括家庭 电话线路、同轴电缆线路、电力线路和专用家庭网络线路,以及其 他类型的线路。通常,在家庭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有线线路可能会 相当短。例如,在某些情况中,将一个节点耦接到另一个节点的支 线可能短于100英尺,这导致支线中低的信号衰减。然而,网络中 多支线的存在可能引起信号反射,这通常显著地加重了信号衰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35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晶粒NaY分子筛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