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成树脂复合体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84448.8 | 申请日: | 200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1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朝河孝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野 |
主分类号: | C23C18/00 | 分类号: | C23C18/00;C08J7/04;A01K8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 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树脂 复合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坯料的内周面形成有薄膜层的合成树脂复合体。
背景技术
在作为筒状的坯料的竿坯件的内周面形成薄膜层,收纳树脂涂敷材料(含有有机物)的涂料压送箱的液面被来自压缩机的压缩空气加压,向纵姿态的竿体的内部空间内送入树脂涂敷材料,之后,解除加压并排出内部的树脂涂敷材料。于是,受到加压作用的树脂涂料的一部分成为薄层并附着残留在竿坯件的内周面,即使解除加压并排出内部的树脂涂敷材料,也会剩下树脂涂敷材料的薄层而形成薄膜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3656755号公报(第(0019)段,图2、图4)
上述薄膜层是将加压后排出树脂涂敷材料而残留的树脂涂敷材料的附着层作为薄膜层,根据树脂涂敷材料的粘度、摩擦系数等属性、加压条件等,会产生薄膜层的附着层厚、厚度不均的情况。
而且,由于含有有机物,所以存在在耐磨损性方面较差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在坯料的内周面形成有薄且厚度均匀的无机质的薄膜层的合成树脂复合体。
(结构)
第1技术方案的特征结构是,形成有无机质的薄膜层,该薄膜层是使原料成为高能状态的粒子并使该高能化的粒子化学地附着、堆积在使基质树脂含浸到强化纤维而形成的预成型料制的筒状的坯料内周面而形成的,其作用效果如下所述。
(作用)
在强化纤维的一部分处于外露状态的、预成型料制的筒状的坯料内周面,使原料为高能状态的粒子并使该高能化的粒子化学地附着、堆积而形成薄膜层。因此,层的厚度恒定且薄。另外,由于高能状态的粒子发生化学结合,所以,粒子之间的结合力高,由此薄膜层的堆积密度大,表面粗糙度小。
(效果)
由于如上述那样堆积密度大、表面粗糙度小,所以该薄膜层能够提供防水性能高的合成树脂复合体。
(结构)
第2技术方案的特征结构是,对配置在使基质树脂含浸到强化纤维而形成的预成型料制的筒状的坯料的外侧的线圈施加高频电,一边使被导入上述坯料的内部空间的原料气体从上述坯料的一端向另一端流动,一边在其内部空间进行等离子化,将等离子化的粒子化学地堆积在上述坯料的内周面,从而形成无机质的薄膜层,其作用效果如下所述。
(作用效果)
在筒状的坯料的外周面卷绕线圈,在该线圈上施加高频电,由此,被导入坯料的内部空间的原料气体在从上述坯料的一端向另一端流动的过程中被等离子化,该等离子化的粒子化学地堆积在坯料的内周面,从而形成无机质的薄膜层。
(结构)
第3技术方案的特征结构是,将在内周面上形成有上述薄膜层的竿坯件的内部空间作为钓线穿插空间,其作用效果如下所述。
(作用效果)
如上所述,薄膜层堆积密度大、表面粗糙度小、防水性能高、滑动阻力小。
由此,相对于被导入钓线穿插空间的钓线的卷绕阻力和放绕阻力被大幅减小,并且,由于其堆积密度高,所以即使与表面硬度高的钓线接触也难以磨损,能够长期维持阻力小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通过等离子薄膜形成装置在竿坯件的内周面上形成薄膜层的状态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坯料
2 薄膜层
4 等离子薄膜形成装置
5 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使用了等离子CVD法的薄膜层2的形成进行说明。
首先,虽然未图示,但对作为处理对象的竿体的结构进行说明。
将碳素纤维等强化纤维在一个方向上拉齐,含浸环氧等热固化性树脂,从而构成预成型材。将该预成型材裁剪成规定形状,形成主图样。除此以外,虽然未图示,但为实现竿尾端等的加固,使用与主图样相比轴芯长度短的加固图样等。
作为主图样,将以下各层对齐:将强化纤维在圆周方向上拉齐的第1层;将强化纤维沿着轴线方向拉齐的第2层;将强化纤维在圆周方向上拉齐的第3层。使他们重叠卷绕在芯轴上,另外,通过依次卷绕并层叠在芯轴上来构成筒状体。将筒状体与芯轴一体烧成,并在芯轴脱芯后将其裁剪成规定长度,并进行研磨处理等,从而构成竿坯件1。
在竿坯件1的外周面涂覆树脂涂料形成涂饰膜层,从而形成竿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野,未经株式会社岛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44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8-00 通过液态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18-02 .热分解法
C23C18-14 .辐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辐射
C23C18-16 .还原法或置换法,例如无电流镀
C23C18-54 .接触镀,即无电流化学镀
C23C18-18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