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紧固件组件和多层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84761.1 | 申请日: | 2008-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1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志田光三;T·M·菲尼尔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MSI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5/08 | 分类号: | F16B15/08;C09J151/06;C09J123/06;C09J7/02;C08L23/06;C08L97/02;C08K3/34;C08K3/2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 健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固 组件 多层 结构 | ||
1.用于紧固件驱动工具中的紧固件组件,包含:
a.多层结构,该多层结构包括:
i.第一聚合物层,其具有用于接触紧固件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包含热塑性聚合物骨架,所述热塑性聚合物骨架具有至少为第一聚合物层的0.03wt%的接枝马来酸酐;
ii.布置在第一聚合物层第二表面上的第二聚合物层,该第二聚合物层具有增强第一聚合物层的充分刚性,其中第二聚合物层包含为第二聚合物层的约3wt%至约45wt%的无机填料;和
b.多个承载于多层结构上的紧固件;
其中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每一层在其长度上具有基本上不变的厚度,且第一层与第二层的厚度比为约1:25至约3:1。
2.权利要求1的紧固件组件,其中
a.第一聚合物层的热塑性聚合物骨架包括聚烯烃骨架;
b.在多层结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上布置衬层;
c.第一层与第二层的厚度比为约1:9至约2:1。
3.权利要求2的紧固件组件,其中第二聚合物层还包含选自木粉、研碎的稻壳、研碎的壳、研碎的坚果壳、研碎的果核、洋麻颗粒、西米颗粒、黄麻颗粒以及它们的任意组合的有机填料。
4.用于紧固件驱动工具中的紧固件组件,包含:
a)至少一排多个紧固件,每个紧固件基本上相互平行设置;
b)两个相对的粘结于紧固件上的多层结构,且将它们以基本上平行的设置维持在排中;
其中所述多层结构各自包含:
i.由可挤出的第一粘合组合物形成的第一聚合物层;其中第一粘合组合物包含可挤出的热塑性聚合物骨架,该热塑性聚合物骨架包含具有至少约0.03wt%的马来酸酐聚合物的乙烯均聚物或共聚物;
ii.由对紧固件组件提供劲度的可挤出的填充的聚合物组合物形成的第二聚合物层;其中填充的聚合物组合物包含基于填充的聚合物组合物总重量的约3至约75wt%的颗粒填料;和
iii.由填充的聚合物组合物形成的第二聚合物层的厚度大于由第一粘合组合物形成的第一聚合物层的厚度。
其中多个紧固件夹于两个相对的多层结构之间。
5.权利要求4的紧固件组件,其中
a.每个多层结构是多层带;
b.第一表面层粘结于紧固件排的一侧;
c.在带长度的至少一部分上布置衬层;且
d.第一层与第二层的厚度比为约25:1至约3:1。
6.权利要求5的紧固件组件,其中填充的聚合物组合物包含占全部填充的聚合物组合物约8wt%至约35wt%的有机填料,其中有机填料包括选自木粉、研碎的稻壳、研碎的果壳、研碎的坚果壳、研碎的果核、洋麻颗粒、西米颗粒、黄麻颗粒以及它们的任意组合的填料。
7.权利要求5的紧固件组件,其中填充的聚合物组合物包含有机填料和无机填料。
8.用于紧固件驱动工具中的紧固件组件,该组件包含:
a)至少一排多个钉子,每个钉子设置为相互基本上平行;
b)多层结构,其粘结于钉子上并将它们以基本上平行的设置维持在排中;
其中多层结构包含:
i.由可挤出的第一粘合组合物形成的第一聚合物层;其中第一粘合组合物包含可挤出的聚合物骨架,该聚合物骨架已与极性部分反应;
ii.由对紧固件组件提供劲度的可挤出的填充的聚合物组合物形成的第二聚合物层;其中填充的聚合物组合物包含基于填充的聚合物组合物总重量的约3至约75wt%的颗粒填料。
9.权利要求8的紧固件组件,其中多层结构是多层带,且其中第一表面层粘结于紧固件排的一侧。
10.权利要求9的紧固件组件,其中紧固件选自钉子、螺钉和钉书钉。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紧固件组件,其中多层带进一步包含由第三聚合物层,该第三聚合物层由包含已与极性部分反应的可挤出的聚合物骨架的组合物形成,其中第三聚合物层基本上不与第一表面层接触,且其中第二层位于第一表面层和第三聚合物层之间。
12.权利要求10的紧固件组件,其中紧固件排粘结于第二多层带的反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MSI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MSI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476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箱面板
- 下一篇:拖船流体负压潜动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