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切换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85046.X | 申请日: | 200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1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吉川清至;宇都宫文靖;津崎敏之;和气宏树;出口充康;上原治;增子裕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切换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换提供给负载的电源电压的电源切换电路。
背景技术
便携式电子设备等被设计成为利用多个电源而动作,例如像AC适 配器和电池等那样的电源。一般,AC适配器的电压高于电池的电压。并 且,在AC适配器与充电式电子设备连接时,从AC适配器向负载提供电 源电压。此时,利用设于电源和负载之间的整流二极管,使电流不从AC 适配器流向电池。
但是,在上述的电路中,从电池提供给负载的电压下降整流二极管 的顺方向电压,导致产生电力损失。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图4所示的电源切换电路。图4所示的 电源切换电路具有取代整流二极管的P型MOS晶体管。即,在AC适配 器23和负载28之间设置P型MOS晶体管M1,在电池20和负载28之 间设置P型MOS晶体管M2(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54672号公报
但是,在图4所示的以往的电源切换电路中,在半导体基板为P型 时,P型MOS晶体管存在寄生二极管,所以存在AC适配器23的电压和 电池20的电压中较高的电压被提供给负载28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提供一种可以高效地从多个电 压中向负载提供所期望的电压的电源切换电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切换电路,该电源切换电 路具有:第一电源检测电路,其设于用于连接第一电源的端子,当检测 到所述第一电源与电源切换电路连接时,输出检测信号;第二导电型的 第一MOS晶体管,其形成于第一导电型基板,其漏极设于所述用于连接 第一电源的端子,源极设于用于连接负载的端子,当被输出所述检测信 号时导通而向所述负载提供所述第一电源的电源电压,当没有被输出所 述检测信号时截止;以及第二导电型的第二MOS晶体管,其形成于所述 第一导电型基板,其漏极设于用于连接第二电源的端子,源极设于所述 用于连接负载的端子,当被输出所述检测信号时截止,当没有被输出所 述检测信号时导通而向所述负载提供所述第二电源的电源电压,其特征 在于,该电源切换电路具有:第一整流元件,其阳极设于所述用于连接 第一电源的端子,阴极设于升压电路的输入端子;第二整流元件,其阳 极设于所述用于连接第二电源的端子,阴极设于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入端 子;所述升压电路,其根据所述第一电源的电源电压和所述第二电源的 电源电压中较高的电源电压进行升压动作,输出升压电压;第一电平移 位器,其根据所述升压电压,控制所述第二导电型的第一MOS晶体管; 以及第二电平移位器,其根据所述升压电压,控制所述第二导电型的第 二MOS晶体管。
本发明的电源切换电路在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基板中,在第一电源或 第二电源与负载之间设有第二导电型MOS晶体管作为切换电路,所以在 第一电源或第二电源与负载之间不存在寄生二极管,不存在通过寄生二 极管形成的电流路径。
因此,本发明的电源切换电路可以高效地从多个电压中向负载提供 所期望的电压。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源切换电路的图。
图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源切换电路的图。
图3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源切换电路的图。
图4是表示以往的电源切换电路的图。
符号说明
101 电源切换电路;106~107 N型MOS晶体管;108~109 电平移 位器;110~111 二极管;112 AC适配器检测电路;113 控制电路;114 升压电路;102 AC适配器;103 电池;104 电容;105 负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源切换电路的结构。图1是表示第一 实施方式的电源切换电路的图。
在此,电源切换电路101形成于第一导电型的P型半导体基板上。
电源切换电路101具有N型MOS晶体管106~107、电平移位器 108~109、二极管110~111、AC适配器检测电路112、控制电路113和 升压电路114。在电源切换电路101上连接着作为周边电路的例如AC适 配器102、电池103、电容104和负载1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精工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50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空调压缩机的两段式主轴
- 下一篇:一种光响应的离子液体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