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空丝用纺丝头和具备该纺丝头的纺丝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85102.X | 申请日: | 2008-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7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金光伴积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化纤喷丝板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D01D5/24 | 分类号: | D01D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 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 纺丝 具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为了对中空丝膜进行纺丝而使用的中空丝用纺丝头(紡糸口金)以及具备该纺丝头的纺丝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中空丝膜所要求的事项,可以举出膜厚均匀的要求。为了满足这样的要求,就必须以良好的精度制造构成管头(口金)的内管和外管。更详细地进行说明,为了保持膜厚均匀,就必须使形成中空的用于喷出流体的内管的外周面,和喷出纺丝液的外管中的喷出孔的内壁面之间的环状空间保持均匀,进而使内管和喷出孔形成同心圆的形状。
在中空丝膜的制造中,有必要满足这样的条件,但现有技术是按如下所述的方式制造的。即,现有的管头,内管和外管是分别制造的,在将内管和外管进行组装时,调节内管和外管之间的环状空间使之在径向的距离均匀。此时,插入内管的外管内径要大于内管的外径,设有例如大约10μm左右的间隙(clearance)。但是,如果预先设置这样的间隙,则内管会产生偏离,使内管和外管无法配置成同轴的形状,出现两者之间的空间不均匀的问题。由这样的背景出发,在例如特公昭56-34644中提出了不将部件分成两块,而是形成为一个整体的管头的方案。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管头中,为了一体地形成,必须由一种材料切去形成供给中空形成用流体的管子和在其周围通过纺丝液的空间,特别是形成纺丝液用空间是很困难的。因此,当一体地形成管头时,反而会降低纺丝液用空间的精度,有使中空丝膜壁厚不均匀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均匀地形成中空丝膜厚的中空丝用纺丝头以及具备该纺丝头的纺丝装置。
本发明涉及的中空丝用纺丝头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该纺丝头包括喷出中空形成用流体的内管;和收容上述内管,在与该内管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纺丝液用流路的外管,上述内管通过压入嵌入上述外管而成为一体。
按照这样的结构,由于内管是通过压入而嵌在外管当中的,所以在两者之间不设有间隙。从而在一体化之后,内管相对于外管没有偏离的倾向。结果就能够提高内管和外管同心度的精度,能够使纺出的中空丝膜的膜厚更加均匀。此外,由于在内管的外周面和外管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纺丝液流路,所以使得流路的设计更加容易。即,与现有例那样由一种材料切削而制作一体化的管头相比,流路的制造更加容易。从而例如能够设置各式各样的流路使纺丝液的流动稳定化。而此外,由于一体化也能够实现小型化。
上述管头的内管和外管能够制成各种形状,例如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即,内管具有基部、在该基部上形成的圆锥状锥部、以及在该锥部前端形成且具有中空形成用流体用的第一喷出孔的圆筒状细管部,并且在锥部的底部周边与基部的连接部分附近的环状区域具有至少一个纺丝液用的第二喷出孔。而且,外管具有嵌入到内管的贯通孔,该贯通孔的内壁面具有与基部外周面接触的第一面、与该第一面连续且在与锥部的外周面之间形成从第二喷出孔喷出的纺丝液流路的研钵状第二面、和与该第二面连续且在与细管部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纺丝液流路的圆筒状第三面。而且,内管的基部的外周面,通过压入而嵌入到外管的第一面并以液体密封状态与上述外管的第一面接触,能够使内管和外管成为一体。
按照这样的结构,形成沿着锥体的表面那样的流路,通过该流路之后纺丝液被喷出。因此,就能够使纺丝液的流动稳定化。此时,可适当变更锥部和第二面之间的距离、形状,能够纺出所希望的中空丝。
此外,上述内管的环状区域能够按照如下的方式构成。即,在环状区域形成呈环状排列的多个凹部,并且在各凹部的底部分别形成上述第二喷出孔,相邻凹部的边界可由前端锐利的壁构成。如此,从第二喷出孔喷出的纺丝液沿着凹部的壁面流动,通过锐利的壁之后,与从相邻喷出孔喷出的纺丝液合在一起。即,由于通过使成为边界的壁前端锐利,就使得从相邻喷出孔喷出的纺丝液能够顺利地合流,所以能够防止空气混入纺丝液中。结果,就能够预先防止中空丝膜厚不均匀。此外,也有容易清洗这样的优点。
此外,本发明涉及的纺丝装置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包括多个上述中空丝用管头;和基台,其具有能够装卸地安装上述各中空丝用管头的多个凹状收容部。按照这样的结构,在基台上配置多个上述管头而构成纺丝装置。因此,在任何一个管头受损的情况下,只更换该受损了的管头就能够继续进行纺丝。如果是例如使基台和管头一体化的纺丝装置,在任何一个管头受损的情况下,不仅需要更换管头,而且还需要更换基台,但在本发明中,由于能够仅仅更换管头,所以能够进行低成本的维修。
从上面的说明可以看出,按照本发明能够均匀地形成中空丝的膜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化纤喷丝板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化纤喷丝板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51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