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型家电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85736.5 | 申请日: | 2008-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1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曾俊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进国际有限公司;许秀玉 |
主分类号: | G08C19/28 | 分类号: | G08C19/28;G08C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张燕华 |
地址: | 英属维京群岛*** | 国省代码: | 维尔京群岛;V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型 家电 控制系统 | ||
1.一种智能型家电控制系统,具有一识别及学习各种家电产品遥控器的遥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遥控装置包括:
一第一微处理单元,为该遥控装置运算核心,及产生一第二种控制码输出;
一频率识别按键,与该第一微处理单元电性连结,以产生一频率识别控制信号输出至该第一微处理单元中;
一频率识别单元,与该第一微处理单元电性连结,受该第一微处理单元控制,以识别各种家电产品遥控器的载波频率;
一第一种控制码学习按键,与该第一微处理单元电性连结,以产生一学习控制信号输出至该第一微处理单元中;
一第一种控制码学习单元,与该第一微处理单元电性连结,受该第一微处理单元控制,以学习各家电产品遥控器的一第一种控制码;
一控制信号发射按键群组,与该第一微处理单元电性连结,以产生一控制家电信号输出至该第一微处理单元;及,
一第一发射单元,与该第一微处理单元电性连结,用以发射该第一微处理单元输出的该载波频率数据、第一种控制码及第二种控制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家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载波频率为30KHz、32KHz、33KHz、36KHz、38KHz、40KHz、56KHz、455KHz。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家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种控制码为原始控制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家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种控制码为ID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家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遥控装置还包括有一第一显示单元,该第一显示单元与该第一微处理单元电性连结,用以显示该载波频率及空调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家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遥控装置还包括有一第二显示单元,该第二显示单元与该第一微处理单元电性连结,用以显示该遥控装置进入识别该载波频率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家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遥控装置还包括有一第三显示单元,该第二显示单元与该第一微处理单元电性连结,用以显示该遥控装置进入学习该第一种控制码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家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遥控装置还包括有一储存单元,该储存单元与该第一微处理单元电性连结,以储存该载波频率数据及第一种控制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家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控制信号发射按键群组,由多个按键所组成,该些按键群组中至少包含有数字按键、文字按键、音量按键、选台按键、设定按键、目录按键、方向控制按键、显示按键、播放按键、暂停按键、停止播放按键及切换控制不同家电产品的切换键。
10.一种智能型家电控制系统,用以接收权利要求1所发射信号进行控制各种家电产品的基地台,其特征在于,该基地台包括:
一接收单元,以接收权利要求1所述的该第一发射单元所发射的该载波频率数据、第一种控制码及第二种控制码;
一第二微处理单元,与该接收单元电性连结,以接收该接收单元所输出的载波频率数据、第一种控制码及第二种控制码,并判断第二种控制码是否正确及载波频率振荡是否由第三微处理单元即足以产生;
一第三微处理单元,与该第二微处理单元电性连结,以接收第二微处理单元所输出的载波频率数据、第一种控制码,以产生不同的载波频率输出;
一放大单元,与第三微处理单元电性连结,用以放大第三微处理单元所输出的载波频率;
一第二发射单元,与该放大单元电性连结,用以发射该载波频率至各种家电产品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型家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载波频率为30KHz、32KHz、33KHz、36KHz、38KHz、40KHz、56KHz、455KHz。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型家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种控制码为原始控制码。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型家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种控制码为ID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进国际有限公司;许秀玉,未经先进国际有限公司;许秀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573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