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防止热处理过程中黄化现象的阻挡紫外线光学透镜用组合物及利用其的光学透镜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85768.5 | 申请日: | 200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8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奎;金钟孝;卢守均;徐真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新大特殊材料 |
主分类号: | G02B1/04 | 分类号: | G02B1/04;G02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吴贵明 |
地址: | 韩国大***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热处理 过程 黄化 现象 阻挡 紫外线 光学 透镜 组合 利用 | ||
1.一种阻挡紫外线的光学透镜用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在热处理过程中不发生黄化现象,包括:
选自亚烷基乙二醇二烯丙基碳酸酯和马来酸酯化合物中选择的1种或2种以上的化合物和以下面化学式1表示的二烯丙基酯化合物的单体组合物;紫外线吸收剂;以及用于防止黄化现象的磷酸酯,
其中,所述亚烷基乙二醇二烯丙基碳酸酯以下面的化学式2表示,
所述马来酸酯化合物选自由马来酸二苄酯、马来酸单苄酯、富马酸二苄酯、马来酸甲基苄基酯、富马酸甲基苄基酯、马来酸二甲酯、马来酸二乙酯、马来酸二丁酯、富马酸二丁酯、马来酸单丁酯、马来酸二戊酯、富马酸二戊酯组成的组,
[化学式1]
在这里,R1表示氢或者甲基,OR2表示碳数为1~5的二价醇残基,m表示0~20的整数;
[化学式2]
在这里,R4表示氢或者甲基,-OR3表示碳数为1~10的二价醇的残基,n表示1~10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挡紫外线的光学透镜用组合物,其中,
所述选自亚烷基乙二醇二烯丙基碳酸酯和马来酸酯化合物的化合物和由化学式1表示的二烯丙基酯化合物以5~70重量%比30~95重量%的比率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挡紫外线的光学透镜用组合物,其中,
所述选自亚烷基乙二醇二烯丙基碳酸酯和马来酸酯化合物的化合物和由化学式1表示的二烯丙基酯化合物以10~60重量%比40~90重量%的比率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挡紫外线的光学透镜用组合物,其中,以化学式3表示所述磷酸酯,
[化学式3]
X、Y、Z是选自添加有氢、卤素、烷基、烯丙基、苯基、环氧乙烷或者环氧丙烷的醇残基以及卤烷化的碳氢化合物构成的组中的任意一种,并且彼此相同或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挡紫外线的光学透镜用组合物,其中,进一步包括相对所述光学透镜用组合物整体重量的0.01~10重量%的聚合引发剂,所述组合物在20℃时的液相粘度为20~500cps,在20℃时的液相折射率nD为1.45~1.57,在20℃时的固相折射率nD为1.53~1.5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挡紫外线的光学透镜用组合物,其中,
所述聚合引发剂是从由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正丙酯、二-2-乙基己基过氧二碳酸酯、二-3-甲基-3-甲氧基丁基过氧二碳酸酯、二-仲丁基过氧二碳酸酯、二甲氧基异丙基过氧二碳酸酯、二-乙氧基乙基过氧二碳酸酯、二-4-叔丁基环己基过氧二碳酸酯、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过氧二碳酸酯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阻挡紫外线的光学透镜用组合物,其中,包括0.01~4重量%的所述紫外线吸收剂和0.001~3重量%的磷酸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阻挡紫外线的光学透镜用组合物,其中,
所述亚烷基乙二醇二烯丙基碳酸酯是二甘醇双(烯丙基碳酸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阻挡紫外线的光学透镜用组合物,其中,
所述磷酸酯是从由磷酸异丙酯、磷酸二异丙酯、磷酸三丙酯、磷酸丁酯、磷酸二丁酯、磷酸三丁酯、磷酸辛酯、磷酸二辛酯、磷酸三辛酯、磷酸异癸酯、磷酸二异癸基酯、磷酸三异癸基酯、十三烷醇磷酸酯、磷酸双(十三烷基)酯、磷酸二甲酯、磷酸三甲酯、磷酸二乙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二丙酯、磷酸三丙酯、磷酸甲酯、磷酸乙酯、磷酸丙酯、磷酸苄酯、磷酸二苄酯、磷酸三苄酯、聚氧乙烯壬基酚醚磷酸酯、三聚氧乙烯壬基酚醚磷酸酯、乙二醇磷酸一乙酯、二甘醇磷酸一乙酯、三乙二醇磷酸一乙酯、二乙二醇二磷酸一丁酯、二乙二醇单丁基三磷酸酯、二乙二醇磷酸一丁酯、异丙二醇磷酸一乙酯、二异丙二醇磷酸一乙酯、三异丙二醇磷酸一乙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构成的组中选择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新大特殊材料,未经株式会社新大特殊材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576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