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设置在划线设备中的压力组件的压力载荷进行设定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85805.2 | 申请日: | 200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4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喜童 | 申请(专利权)人: | 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3/02 | 分类号: | C03B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田军锋;段斌 |
地址: | 韩国庆尚***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置 划线 设备 中的 压力 组件 载荷 进行 设定 方法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8年11月26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 2008-0117891的权益,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特此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设置在划线设备中的压力组件的压力载荷进行 设定的方法,并且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对设置在划线设备中的压力组件 的压力载荷进行设定的方法,当同时划线玻璃面板的顶面和底面时, 该方法使向顶部刀轮(scribing wheel)和底部刀轮施加的压力载荷相 等。
背景技术
通常,通过将脆的母玻璃面板(也称为“母板”,并且在下面称为 “玻璃面板”)切割成预定尺寸,以获得用于平板显示装置的LCD或 有机EL面板,无机EL面板,透明投影机面板,反射投影机面板等。
切割玻璃面板的过程包括:使用诸如由比玻璃面板的硬度大的金 刚石等制成的刀轮之类的工具在面板的表面中形成刻线的划线过程; 和沿着形成在玻璃面板中的刻线切割的断裂过程。
在划线过程中,当同时划线玻璃面板的顶部和底部时,如果分别 向顶部刀轮和底部刀轮施加的压力载荷不相等,则刀轮距玻璃面板表 面的贯入深度就不相等,使得裂缝形成得不均匀,并使得断裂过程之 后的切割边缘的状态不好。
因此,当同时划线玻璃面板的顶面和底面时,有必要将分别向顶 部刀轮和底部刀轮施加的压力载荷设定为相等。
通常,在样品玻璃面板上施加预定压力载荷并在其上直接执行划 线过程和断裂过程,随后对设置在划线设备中的压力组件的压力载荷 进行设定。
具体而言,如图1中所示,由于通过组合两个基板形成玻璃面板, 因此,当以相等的压力载荷划线玻璃面板的顶面和底面,并随后执行 断裂时,切割边缘具有几乎对称的形状。
特别地,样品玻璃面板5的切割边缘在顶部和底部分别分为四层: 由刀轮贯入的层1;由于压力载荷而变形的层2;由刀轮给予的冲击而 形成的第一裂隙层3;和由于断裂而形成的断裂层4。
在样品玻璃面板的这种截面中,利用显微镜测量顶部和底部上的 四层的每一层的厚度并且比较这些值。因此,可检查是否向顶部刀轮 和底部刀轮施加相等的压力载荷,并且判断施加的压力载荷的大小是 否适当。
这样,通常通过在玻璃面板的切割截面中直接测量每个层的厚度 来完成压力载荷的设定。然而,由于在玻璃面板的顶部和底部的材料 特性中存在不均匀性的情况下,即使施加相等的压力载荷,也可形成 具有不同厚度的层,因此在设定压力载荷,从而向刀轮施加相等的压 力载荷上存在限制。
此外,仅在一个试运转中不能完成压力载荷的常规设定,且必须 连续地重复压力载荷调节操作至少两次。因此,存在的缺点是,设定 向顶部刀轮和底部刀轮施加的压力载荷是耗时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设置在划线设备中的压力组件的压 力载荷进行设定的方法,从而可将上压力组件和下压力组件的压力载 荷可设定为相同,以便可在玻璃面板的顶面和底面上形成具有均匀深 度的裂缝。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对设置在划线设备中的压力组件 的压力载荷进行设定的方法,由此可使在压力载荷设定中消耗的时间 最小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对设置在划线设备中的压力组件的 压力载荷进行设定的方法包括:利用压力装置向条型测压元件的顶面 和底面中的一个施加压力载荷,直到条型测压元件示出两倍的设定压 力载荷,该压力装置设置于与向其施加压力载荷的表面相对的一侧的 压力组件;在条型测压元件示出两倍的设定压力载荷的情况下,利用 设置于另一侧的压力组件的压力装置开始向条型测压元件的另一表面 施加压力载荷;同时减小向设置于一侧的压力组件的压力装置施加的 压力载荷,并增加向设置于另一侧的压力组件的压力装置施加的压力 载荷,直到条型测压元件示出0;以及当条型测压元件示出0时,测 量和设定连接到设置于两侧的压力组件的每个压力装置的驱动源的实 际压力载荷。
这里,向设置于另一侧的压力组件的压力装置施加的压力载荷的 增加率(每单位时间压力载荷的增加量)可以是固定的,并且同时, 使其等于向设置于与另一侧相对的一侧的压力组件的压力装置施加的 压力载荷的增加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58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包装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保柔性聚氯乙烯电缆外套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