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拔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86624.1 | 申请日: | 200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4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邓炯炯;蔡德松;高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宝泰;朱成蓉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拔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拉拔器都是由一定数目的几个拉爪3固定在 一个螺杆孔本体2上,工作时先固定螺杆1位置,再将拉爪3卡在需 要拉拔的物体上,通过螺杆1转动使螺杆孔本体2和拉爪3向后移动 从而使物体拔出。但是由于其拉爪位置固定,当物体根部及四周位置 间隙很小或拉拔物体形状不规则就会导致拉爪不能卡位的问题。同时 由于拉爪数量一定,如果拉拔力太大会导致拉爪拉直失效。还有现有 的拉拔器结构较复杂,螺栓连接部位及铰接部位太多会导致在拉拔时 会出现某些薄弱部位承载力不够而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了现有拉拔器存在的上述 缺陷,而提供一种拉拔器,其解决了物体根部及四周位置间隙很小或 拉拔物体形状不规则导致拉爪不能卡位的问题,同时可以根据物体需 要拉拔力的不同而随意调节使用不同数量的拉爪。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拉拔器,包 括螺杆、螺杆孔本体和多个拉爪,螺杆螺设在螺杆孔本体的螺杆孔中, 拉爪具有上爪和下爪,螺杆孔本体与拉爪分体设置,螺杆孔本体具有 与上爪相互配合的结构,拉拔器工作时,拉爪与该结构配合以承受拉 力。
螺杆孔本体的与上爪相互配合的结构为在螺杆孔本体上设置的台 阶面,拉拔器工作时,拉爪的上爪与台阶面以铰接方式相互配合。
台阶面可为螺杆孔本体上设置的一凹槽形成的圆形台阶面。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拉拔器拉拔物体的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将多个拉爪的下爪卡住物体需要卡住的位置;利用螺杆孔本体 上的、与拉爪的上爪相互配合的结构将螺杆孔本体与拉爪的上爪相互 配合;然后旋转螺杆使螺杆孔本体移动并带动拉爪一起移动,从而使 被拉爪的下爪卡住的物体拔出。
本发明的拉拔器结构非常简单、拉爪更容易的卡位,并可方便的 根据拉拔力来调整拉爪个数。本发明拉拔物体的方法的优点在于:结 构非常简单,拉爪更容易的卡位,并可方便的根据拉拔力来调整拉爪 个数操作简单、灵活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拉拔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拉拔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拉拔器正视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拉拔器包括螺杆1、螺杆孔本体2和 不同数目的拉爪3。单个拉爪3由上下两个爪5、6组成,非工作状态 时,拉爪3和螺杆孔本体2分离。螺杆孔本体2上有一个凹下的圆形 台阶面7。当下爪6位置固定后,将上爪5与螺杆孔本体2的圆形台阶 面7以铰接方式配合。
拉拔器工作时先将拉爪3的下爪6放到物体需要卡位的位置,再 将螺杆孔本体2上的台阶面7放到上爪5下面以铰接方式配合。通过 旋转螺杆1使螺杆孔本体2移动带动拉爪3一起移动从而达到让被下 爪6卡住的物体拔出的目的。当需拉拔物体周围空间很小时可将拉爪3 一个一个地先卡住位,再拿住手柄4将螺杆1及螺杆孔本体2放到上 爪5下面铰接,然后进行拉拔。如果估计需要很大的拉拔力,可以多 用一些拉爪进行卡位然后进行拉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66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