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普鲁兰多糖的面膜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87281.0 | 申请日: | 2008-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6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朱希强;相茂功;郭学平;李海军;张晓元;候重文;苏移山;陈勉;李霞;颜震;刘飞;凌沛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8/97 | 分类号: | A61K8/97;A61K8/73;A61Q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4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普鲁兰 多糖 面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领域,涉及一种含有普鲁兰多糖的面膜。
背景技术
面膜是一种敷在脸上的美容护肤品,敷后经过20~30分钟,便会形成一层紧绷在脸上的薄膜,所以称做面膜。面膜的原理是利用厚厚一层不同作用和成分的敷料敷在脸部,阻隔肌肤与空气的接触。当这一层敷料紧紧地贴在肌肤上时,会因抑制皮脂的分泌与汗水的蒸发而使肌肤温度上升;肌肤温度上升之后,便会促进血液循环,使渗入肌肤的养分在细胞间更深更广地扩散开。肌肤表面那些无法蒸发的水分则会留存在表皮层,表皮层的水分饱满起来,肌肤看起来就会比较光滑紧绷,细纹也会变得浅淡;另外,温度和温热会使角质软化,毛细孔扩张;毛细孔一扩张,堆积在里面的汗垢便可乘机排除,这也正是为什么面膜具备彻底清洁肌肤功能的原因
本发明利用普鲁兰多糖阻氧性好,易溶于水,易成膜及聚谷氨酸保水好的特点,作为面膜成膜剂的主要组成。该面膜能使皮肤绷紧,皮肤皱纹暂时舒展,有利于表皮生长因子、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的吸收。有洁肤、收缩毛孔、消皱、增白、嫩肤等功效。本面膜解决了目前大部分面膜营养成分单一,营养不能有效吸收的缺点,真正解决了面膜的祛皱,抗皱及对祛斑,消除暗疮、黑头作用不明显的缺点。其包含多种营养成分与普鲁兰多糖及聚谷氨酸的有效协同作用可是肌肤得到充足的营养,对肌肤具有保健和再生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高效洁肤、收缩毛孔、消皱、增白、嫩肤等功效的面膜制造技术,该面膜的技术核心在于使用普鲁兰多糖和聚谷氨酸作为面膜成膜剂。
本发明所做面膜其组成如下:
果酸 1%~5%,g/mL
山梨醇 1%~5%,g/mL
茶多酚 0.002%~0.015%,g/mL
聚乙烯醇 5%~15%,g/mL
羧甲基纤维素 3%~6%,g/mL
甘油 2%~6%,g/mL
维生素C 0.05%~0.5%,g/mL
表皮生长因子 0.0000001%~0.0005%,g/mL
普鲁兰多糖 2%~10%,g/mL
聚谷氨酸 2%~10%,g/mL
苯甲酸钠 0.1%~0.5%,g/mL
香精 0.01%~0.05%,g/mL
其他果汁 10%~20%,g/mL
无菌水 加至100%,g/mL
本发明所用的普鲁兰多糖的平均分子量为5~220万道尔顿,聚谷氨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0~100万道尔顿。
本发明面膜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将普鲁兰多糖粉末及聚谷氨酸粉末溶于水中,充分混匀;
(2)将聚乙烯醇、山梨醇加水搅拌混匀,加入苯甲酸钠,加热至60℃;
(3)将羧甲基纤维素和其他果汁成分混合均匀并加入香精;
(4)将上述各种成分混合均匀,补齐其他成分。
本发明的面膜其具有粘着力强,强阻氧、高效保水且易除去等特点,在皮肤上形成覆盖膜时,能使皮肤绷紧,皮肤皱纹暂时舒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取普鲁兰多糖粉末3kg溶于蒸馏水,取聚谷氨酸2kg溶于蒸馏水,混合均匀;
(2)取10kg聚乙烯醇和3kg山梨醇,加水搅拌均匀,加入0.2kg苯甲酸钠,加热到60℃;
(3)将羧甲基纤维素5kg和其他果汁成分15kg混合均匀并加入香精0.02kg;
(4)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均匀,加入果酸3kg,茶多酚0.005kg,甘油5kg,Vc 0.2kg,表皮生长因子0.00002kg,加水至100kg。
实施例2
(1)取普鲁兰多糖粉末5kg溶于蒸馏水,取聚谷氨酸3kg溶于蒸馏水,混合均匀;
(2)取8kg聚乙烯醇和2kg山梨醇,加水搅拌均匀,加入0.2kg苯甲酸钠,加热到60℃;
(3)将羧甲基纤维素6kg和其他果汁成分14kg混合均匀并加入香精0.03kg;
(4)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均匀,加入果酸5kg,茶多酚0.005kg,甘油5kg,Vc 0.2kg,表皮生长因子0.00002kg,加水至100kg。
实施例3
(1)取普鲁兰多糖粉末4kg溶于蒸馏水,取聚谷氨酸3kg溶于蒸馏水,混合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未经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72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