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电路及信号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88012.6 | 申请日: | 200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0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尼可拉·巴拉曼提;马丁·J·爱德华兹;约翰·R·艾尔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蒲迈文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电路 信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电路及信号检测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并非专门 用来撷取检测器的电流输出信号的检测电路及信号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检测器的应用中,检测装置(如二极管或是晶体管)检测一状态,并产 生相对应的输出电流。电流检测器的应用范围很广。举例而言,检测装置 可为光检测器或是温度检测器,用以检测亮度状态或是温度状态。检测器 用以测量实际特性,如亮度、温度、应变(strain)或是其它应力(forces)。
检测器所产生的输出电流通常很小,并且为了确保信号的准确度,特 别是信号的信噪比,通常会放大检测器的输出电流。在此例中,必需先对 电流进行取样。在多个检测器(以阵列方式排列)同时产生多个输出电流的情 况下,亦需对电流进行取样。
已知的电流取样电路的处理速度很慢,特别是在需取样的电流很小的 情况下。
图1显示现有技术的取样电路。举例而言,需要被取样的电流为光电 流。在此,是以电流源10代表需要被取样的电流。电流通过P型的驱动晶 体管T1p。电容C1耦接在驱动晶体管T1p的源极与栅极之间,因此,电容 C1可根据需要被取样的电流,而储存相对应的栅-源极电压。
现有技术的取样电路具有第一开关S1。第一开关S1由时钟信号clk1(如 图2所示)控制。第一开关S1耦接在驱动晶体管T1p的栅极与漏极之间, 用以导通驱动晶体管T1p。因此,驱动晶体管T1p便可提供需要被取样的 电流。第二开关S2耦接在驱动晶体管T1p与检测器之间。第二开关S2由 时钟信号clk2(如图2所示)控制。第三开关S3耦接在驱动晶体管T1p与取 样电路的输出端OUT之间。第三开关S3由时钟信号clk3(如图2所示)控制。
图2为时钟信号的示意图。在取样期间S,第一开关S1及第二开关S2 被导通,第三开关S3不被导通。因此,电流便可被取样。由于第一开关S1 被导通,故驱动晶体管T1p的栅极与漏极的电压相等。因此,驱动晶体管 T1p的漏极电流会等于需要被取样的光电流。此时,电容C1储存驱动晶体 管T1p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压差。在维持期间H,第一开关S1及第二开关 S2不被导通,第三开关S3被导通。藉由电容C1,驱动晶体管T1p的栅极 与源极之间的压差会被维持住,并等于在取样期间S的压差,因此,输出 端OUT便可输出被取样的光电流。
取样期间S的长短取决于(C1+Cd)/gm1,其中Cd为检测器(如光二极管) 的等效电容,gm1为驱动晶体管T1p的跨导(trans-conductance)。当需要被 取样的电流太小时,驱动晶体管T1p会操作在次阈值区(sub-threshold region)。在次阈值区中,gm1会与漏极电流Id1成比例。因此,当需要被取 样的电流太小时,取样期间S便会被延长。
利用图3所示的取样电路,便可缩短取样期间S。
在图3中,是利用N型的晶体管T1n取代图1的驱动晶体管T1p。另 外,图3具有放大器20。反相放大器20耦接在晶体管T1n的源极与栅极之 间。电容C1耦接在晶体管T1n的源极与栅极之间。晶体管T1n的漏极接收 高电压VDD。在图3中,取样期间S是取决于(C1+Cd)/(A·gm1),其中A 为反相放大器20的增益。藉由增加晶体管T1n的跨导的有效值,便可缩短 取样期间S。
第四开关S4为一放大输出开关,由时钟信号clk4(如图4所示)控制, 用以导通或不导通放大回授路径。第五开关S5由时钟信号clk5(如图4所示) 控制,用以重置(reset)反相放大器20。
图4为时钟信号的示意图。在取样期间S,第二开关S2及第四开关S4 被导通,第三开关S3及第五开关S5不被导通。因此,晶体管T1n的源极 电压便可被放大。电容C1储存晶体管T1n的栅极与源极间的压差。藉由晶 体管T1n的栅极与源极间的压差,便可使得晶体管T1n的漏极电流等于光 电流。在维持期间H,第二开关S2及第四开关S4不被导通,第三开关S3 及第五开关S5被导通。输出端OUT便可输出取样电流。由于反相放大器 20的输入端及输出端连接在一起,故可维持检测器的节点(如光二极管的阴 极)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80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膜和包括该柔性膜的显示设备
- 下一篇:流速检测器和喷墨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