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钒酸盐荧光材料与白光发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88103.X | 申请日: | 200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7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芳卿;黄天恒;王先知;叶耀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K11/82 | 分类号: | C09K11/82;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陈红;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钒酸盐 荧光 材料 白光 发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钒酸盐类荧光材料,更特别涉及此种材料于白光发光 装置的应用。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的发光效率高,且具有节能与环保的特性,可用来取代 传统的热炽灯与荧光灯。在白光LED中,最重要的是荧光材料的组成,这将 影响到发光效率、稳定性、演色性、色温、使用寿命等特性。
传统的荧光材料的激发光源多为短波长的UV(如147、172、185或254 nm),此种荧光材料于此波段的UV的吸收及光转换效率高。相较而言,应用 长波长UV至可见光(350-470nm)激发的荧光材料则较少见。
已知技术中,荧光体的主体材料多为硫化物、氮化物或是硅酸盐或铝酸 盐类的氧化物。硫化物荧光体的光转换效率高,但缺点是稳定性差,易受水气 或氧气劣化;氮化物荧光体的稳定性佳,但其合成不易,常需高温高压制备过 程,不但危险也提高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温度低且具有高光学与化学稳定性的钒 酸盐荧光材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钒酸盐荧光材料,具有结构式如下:Eu1-xCa9-y(VO4)7: Max,Mby;其中Ma是Sm3+、Bi3+、La3+或Y3+,Mb是Sr2+、Ba2+或Zn2+;以及 0<x≤0.15,0<y≤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钒酸盐荧光材料,具有结构式如下:EuCa9-y(VO4)7:Mby; 其中Mb是Sr2+、Ba2+或Zn2+;以及0<y≤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钒酸盐荧光材料,具有结构式如下:Eu1-xCa9(VO4)7: Max;其中Ma是Sm3+、Bi3+、La3+或Y3+,以及0<x≤0.1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白光发光装置,包括上述的钒酸荧光材料及激发光源, 且激发光源的波长是200nm至400nm的紫外光或400nm至470nm的蓝光。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钒酸盐荧光材料的优点在于:制备过程温 度低、具有高光学与化学稳定性等特性。本发明所提供的钒酸盐类荧光材料, 若搭配可发出蓝光或紫外线的发光二极管或激光二极管,则可放射可见光。倘 若再与其它适用的各色光荧光材料组合,可作成白光发光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钒酸盐荧光材料Eu0.9Ca9(VO4)7:Sm3+0.1的光致激发图谱;
图2是钒酸盐荧光材料Eu0.9Ca9(VO4)7:Sm3+0.1的光致放射图谱;
图3是钒酸盐荧光材料EuCa8.5(VO4)7:Zn2+0.5的光致激发图谱;
图4是钒酸盐荧光材料EuCa8.5(VO4)7:Zn2+0.5的光致放射图谱;
图5是钒酸盐荧光材料Eu0.9Ca8.5(VO4)7:Sm3+0.1,Zn2+0.5的光致激发图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81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