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燃气增效剂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88279.5 | 申请日: | 2008-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3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孙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中伟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燃气 增效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燃气增效剂。
背景技术:
乙炔气(C2H2)在我国工业燃气用量中占70%。以前乙炔气主要是乙炔发生器中制取,由于造成污染和高度不安全性,目前各地均发文不得采用。现在主要使用的是将乙炔溶解于丙酮中的溶解乙炔气。乙炔化学性质活泼,易爆,极危险。乙炔在常温、常压下的分子结构为不饱和键,受热很不稳定,在高于200℃时会发生聚合反应,是温度压力不断上升导致爆炸,当其与铜、银等金属以及空气、纯氧混合,甚至盛装容器直径较大时都会引起爆炸。使用乙炔气在对碳素钢切割时,易产生切口上缘溶化,挂渣多且不易清除,切面局部硬化等现象,使切割工艺不理想。生产乙炔的原料为电石,每生产一吨电石消耗电能3300度,还需要焦炭600公斤,煤500公斤,炭精棒50公斤,耗能巨大。同时用电石法制取乙炔时,会排出大量电石渣(一吨电石生成3.3吨电石渣)及H2S、PH3等有毒有害气体,污染严重。在制取溶解乙炔时又消耗大量重要化工原料丙酮,因此溶解乙炔成本昂贵。
乙炔安全性能差,耗能大、价格高,环境污染严重,目前国家着重环境保护,积极倡导减排节能,乙炔产业已经不适应继续发展。
1999年1月22日原国家经贸委颁发第6号令,将电石气列为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要求坚决予以淘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燃气增效剂,它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鉴定不属爆炸品,不属氧化剂,不属腐蚀品,不属毒害品,不属放射性物质,它无毒、无腐蚀性,具有助燃、阻聚、催化、裂化等特殊功效。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重量配方比:碳烷烃(C5H12)为80%、正丙醇(C3H80)为4%、己烷(C6H14)为3.7%、环己烷(C6H12)为0.8%、美孚(异构烷烃溶剂)为8%、煤油(CH3(CH2)nCH3)为3.5%、颜料为0.025%;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取碳烷烃(C5H12),再加入正丙醇(C3H80)、美孚(异构烷烃溶剂)搅拌3小时,然后加入己烷(C6H14)、环己烷(C6H12),适当密封8小时,温度控制在30℃左右,再加入煤油(CH3(CH2)nCH3)搅拌1小时,最后加入颜料即制得成品。
本发明按比例5%配制,即每公斤加入5克,15公斤重一瓶丙烷需加入本发明75克,30公斤重一瓶丙烷需加入本发明150克,将本发明注入量杯中,再快速倒入压装机的储杯内,最后用压装机把本发明压进丙烷钢瓶内。
每吨丙烷、天然气加入本发明5-8公斤混合能增强气体完全燃烧,高度热稳定性,在氧作用下切割钢板表面光滑平整,上缘无咬边,下缘无挂渣,清理简单易行,表面不会发生积碳和硬化现象,本发明与丙烷、天然气混合后达到相互完全溶解、不游离、不分层、充分混合与溶解,不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分解或分离,状态稳定持久,本发明扩散均匀,随同丙烷、天然气均匀变化,使得燃烧功效恒久如一。本发明在燃烧状态下,可以改变火焰的频率(f)及波长(λ),激活主体介质丙烷迅速燃烧,释放出更高的热能,同时提高了有效热量对作用物的传递,抑制了火焰向周围空气中的辐射,达到更高温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它的重量配方比:碳烷烃(C5H12)为80%、正丙醇(C3H80)为4%、己烷(C6H14)为3.7%、环己烷(C6H12)为0.8%、美孚(异构烷烃溶剂)为8%、煤油(CH3(CH2)nCH3)为3.5%、颜料为0.025%;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取碳烷烃(C5H12),再加入正丙醇(C3H80)、美孚(异构烷烃溶剂)搅拌3小时,然后加入己烷(C6H14)、环己烷(C6H12),适当密封8小时,温度控制在30℃左右,再加入煤油(CH3(CH2)nCH3)搅拌1小时,最后加入颜料即制得成品。
本发明与丙烷混合成的工业燃气压力高,气体纯,无杂质,低辐射,不冒黑烟,不会使工作人员吸入大量黑烟和灰尘而造成对健康的危害,完全符合国际环保要求。而乙炔是易燃易爆有毒气体,易积碳,点燃时冒黑烟且有灰尘,污染工作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本发明与丙烷混合成的工业燃气爆炸极限为2.3%-10.5%,只有乙炔的1/8(乙炔的爆炸极限为2.5%-80%),抗震防爆炸性能比乙炔更安全,使用时不易回火,非明火不能点燃,不易分解爆炸,运输、储存上的安全规范与一般的液化石油气完全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中伟,未经孙中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82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晕放电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外加剂的湿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