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刷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89013.2 | 申请日: | 200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1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中川幸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H02K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明星;金玉兰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价格低廉的同时可以大幅提高输出转矩的无刷电机。
背景技术
以往,通过提高磁铁性能、采用低损耗的铁芯材料、或者提高线圈占空 系数而减小铜损等技术途径,提高无刷电机的性能使其具有高性能。例如, 用于洗衣机等电器的直接驱动电机(direct drive motor),由于在电机的输出 轴上不设置齿轮等加减速机构而是直接连接于负载,因此基于负载特性,电 机需要在低速时输出大转矩。为此,需要抑制低速运行时的温度上升,因此 在已有技术中通过电机的多极化(例如,转子采用48个极,定子采用36个 槽)使定子线圈的周长变短,以便减小阻抗值。即,通过对定子实施多极化 (多槽化),从而与没有实施多极化时相比,定子齿(teeth)变细,而一匝线圈 的周长也随定子齿变细而变短,由此当每相的线圈匝数不变时,可以减小每 相的阻抗值。
并且,近来对无刷电机的大转矩化、低价格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而根 据上述结构已日益难以满足这一要求。因此,最近正在开发对基本结构进行 较大改变的无刷电机。例如,将一直以来主要用于步进电机的微调(Vernier) 型的电机(参见日本专利第3140814号公报)应用于无刷电机,如日本特许 公开2006-61326号公报所图示。
如图12所示,这种无刷电机A100包含转子A1和定子,转子A1具有 沿着旋转方向交替充磁为N极、S极的充磁面A11,定子具有多个缠绕有线 圈A31的凸极,并且设置成在不同相位被驱动的凸极相对N极、S极互相错 位。凸极的顶端面相对所述充磁面A11在径向上互相面对,在其顶端面上沿 旋转方向交替布置凹槽A33及凸条A32,凹槽A33及凸条A32沿轴向延伸且 在旋转方向上的宽度与N极或S极的旋转方向宽度大致相同。而且,根据转 子A1的位置,向对应的凸极的线圈A31通电,从而驱动转子A1旋转。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凹槽A33与充磁面A11之间的间隙A6大于凸条 A32与充磁面A11之间的间隙A6,因此提高了交链于各定子齿的磁通,所以 即使是相同的线圈(每相的匝数相同),比起使凸极分别与各极相面对的以往 的无刷电机(A100),也可以实现高转矩(参见图12)。
但是,前述的日本特许公开2006-61326号公报所记载的无刷电机A100 在实现高转矩时存在问题。如图12所示,例如面向U相线圈的中心的S极 与凸极之间的径向空隙距离大于其两端的N极处的空隙距离,因此S极的磁 通虽然不会像N极的磁通那么大但还是会产生,且S极的磁通成为流向两旁 N极的漏磁通M。而且,该漏磁通M会大幅减小交链于U相线圈的有效磁 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基于微调型电机 以简单的结构显著提高无刷电机的转矩性能而实现技术上的飞跃,同时不引 起结构的大型化或复杂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无刷电机,包含:转子, 该转子具有沿旋转方向交替充磁为N极、S极的充磁面;定子,该定子具有 多个缠绕线圈的凸极,并且各凸极的顶端面相对所述充磁面在径向上互相面 对;在所述凸极的顶端面沿旋转方向交替并排形成的凹槽及凸条,凹槽及凸 条沿轴向延伸且其旋转方向宽度与N极或S极的旋转方向宽度大致一致;介 于所述凹槽与充磁面之间所形成的空隙中的磁性体,该磁性体与所述凹槽及 充磁面均不接触;环状的磁连接部件,该磁连接部件从所述定子沿轴向分离 而布置,用于对多个磁性体进行磁性连接。
根据上述组成,从与所述凹槽面对的所述充磁面发出的磁通通过所述磁 性体及所述磁连接部件而形成磁路,所以可以大幅减小磁通朝两侧的所述充 磁面流动的漏磁通。其结果,可以使不设置所述磁性体和所述磁连接部件时 不进入所述凸条的磁通进入到所述凸条,并可以增加交链于线圈的有效磁通。 因此,可以实现无刷电机的高转矩化。
并且,可以仅通过在所述凹槽的空隙中放入磁性体,并将该磁性体通过 磁连接部件相连接的简单结构实现上述效果。
为了进一步实现无刷电机的高转矩化,所述连接部件最好为连接各磁性 体的环状部件。
实现高转矩化的一种最佳形态为在各空隙中分别布置所述磁性体。
并且,当需要抑制所述磁性体的设置成本时,可以将所述磁性体每隔一 定间距布置在空隙中。
作为实现高转矩化的另一形态,可以具有多个互相分离的磁连接部件, 并从各磁连接部件分别延伸出多个磁性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90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平移位电路
- 下一篇:气体绝缘开闭装置和气体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