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印刷配向膜的压印板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89153.X | 申请日: | 200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1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刘飞;邱郁雯;廖家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7 | 分类号: | G02F1/1337;G03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志强;麻海明 |
地址: | 2153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印刷 压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印刷配向膜的压印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是利用液晶的光学性质随施加电压发生变化的特性来显示特定的图像,其包括一液晶面板,液晶面板由一对玻璃基板和注入所述对玻璃基板之间的液晶构成。
在液晶显示器中,为了得到均匀的亮度和高的对比度,必须使液晶面板内的液晶分子沿一定的方向排列。因此,在所述对玻璃基板上分别涂覆一层配向膜。配向膜是通过将聚酰亚胺(Polyimide,PI)印刷到预先形成图形的压印板上,然后再将已印刷到压印板上的聚酰亚胺涂布到玻璃基板上而形成。因此配向膜又被称为PI膜。配向膜用于调节液晶的定向和移动,使液晶能够根据外部电场进行快速反应。配向膜对提供液晶显示器的整体显示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1为一般的配向膜印刷装置的示意图。分配器101将PI液排出到Anilox辊(Anilox Roll)103上,这个过程中通过刮刀(Doctor Blade)102将Anilox辊103上的PI液刮平。然后,通过Anilox辊103的转动,将PI液印刷到预先形成图形的压印板105上。压印板105覆盖在印刷辊(PrintRoll)104的表面。印刷辊104以图示方向转动,并且同时母基板107沿箭头方向运动,这样就将压印板105上的PI液印刷到母基板107表面,形成配向膜106。
参照图2所示,在母基板107中包括多片液晶面板201,在相邻列的液晶面板之间存在哑区202,液晶面板201和哑区202之间存在空隙203。对应母基板107的一种压印板的剖面图如图3所示,压印板105包括由聚酯材料形成的基膜301、粘着层302以及由感光树脂(Asahi Photosensitive Resin,APR)材料形成的感光树脂层(即APR层)。其中APR层包括液晶面板区域303、哑区区域304、空隙区域305,其分别对应于母基板上的液晶面板201、哑区202和空隙203。哑区区域304与液晶面板区域303中涂覆有PI,而间隙区域305没有被涂覆PI。
APR层的液晶面板区域303和哑区区域304的表面呈凸凹的网格状结构,并且APR层的液晶面板区域303与哑区区域304具有相同的网格状结构。图4A及4B分别揭示了一种现有压印板的液晶面板区域部分的正视图以及剖面图。为便于描述,将网格状结构中最小的具有周期性的单元称为网格单元,如图4A中的矩形方块单元和图4B中虚线方框所示部分即为一个网格单元400。由图4A及4B可见,压印板上液晶面板区域303的APR层仅包括一种类型的网格单元400,并且网格单元400均匀分布于液晶面板区域303的APR层中。网格单元400包括凸起部分401和凹陷部分402,PI液填充于相邻网格单元400的凸起部分401之间的凹陷部分402。由于网格单元400的分布密度、相邻网格单元400之间的中心距,网格单元400的凸起部分401的直径和网格单元400的凹槽部分402的深度均相同。因此,印刷到压印板105的液晶面板区域303中每个网格单元上的PI量将相同。因为在压印板105的液晶面板区域303与哑区区域304之间存在没有被涂覆有PI的空隙区域,所以,在将压印板105上的PI转印到母基板107上时,经常会出现在液晶面板的边缘区域被印刷的配向膜较薄的问题,从而导致整个液晶面板的配向膜印刷厚度的不均匀性。
另外,影响配向膜印刷厚度的因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印刷压力(Printing Pressure)、印刷速度、压印板的网格单元分布等。在制程中,印刷压力(即压印板105与母基板107之间的压力)在液晶面板的中心和边缘区域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将压印板105上的PI转印到母基板107上时,有时也会出现印刷到液晶面板的周边区域相较于中心区域的配向膜较薄的缺陷,从而造成整个液晶面板的配向膜印刷厚度不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印刷配向膜的压印板,采用该压印板能够印刷出均匀厚度的配向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91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