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煤生产柴油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89226.5 | 申请日: | 200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0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任杰;张怀科;崔民利;李永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1/06 | 分类号: | C10G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薛俊英;王维玉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柴油 方法 | ||
1.一种由煤生产柴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煤经气化转化为合成气,然后经F-T合成反应过程得到粗油品, 该油品再与预加氢催化剂、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加氢裂化催化剂接触反应, 从所得油品分馏出柴油馏分;
(2)将煤焦油经预处理,再经加氢精制、加氢裂化反应得到油品,从 所得到的油品分馏出柴油馏分;
(3)将步骤(1)经上述F-T合成得到的柴油馏分与步骤(2)煤焦油 加氢处理得到的柴油馏分按照F-T合成柴油与煤焦油合成柴油的体积比为 30~99.5%∶70~0.5%调制,制备得到所述的柴油。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柴油的生产方法,其中F-T合成得到的柴油馏 分与煤焦油加氢处理得到的柴油馏分的体积比为30~70%∶70~30%。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柴油的生产方法,其中F-T合成得到的柴油馏 分与煤焦油经加氢处理得到的柴油馏分的体积比为1∶1。
4.按照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柴油的生产方法,其中所述的F-T 合成柴油和煤焦油柴油均为150℃~370℃之间的馏分。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柴油的生产方法,其中所述F-T合成包括低温 180℃~250℃和高温260℃~400℃F-T合成过程。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柴油的生产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中的粗油 品的预加氢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50℃~200℃,氢分压2.0MPa~15MPa, 液时空速0.1h-1~5h-1,氢油比400v/v~1500v/v;所述粗油品的加氢精制反应 条件为:反应温度160℃~350℃,氢分压2.0MPa~15MPa,液时空速 0.1h-1~10h-1,氢油比400v/v~1500v/v;以及所述粗油品经加氢精制、分馏后 的重质馏分的加氢裂化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60℃~420℃,氢分压4.0MPa ~15MPa,液时空速0.1h-1~8h-1,氢油比400v/v~1500v/v。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柴油的生产方法,其中步骤(1)所述的F-T 合成粗油品是指F-T合成的全馏分。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柴油的生产方法,其中步骤(1)所述的F-T 合成粗油品是指轻质馏分油、中间馏分油和重质馏分油;其中所述轻质馏分 油碳数为C1-C25,所述中间馏分油碳数为C4-C40,所述重质馏分油碳数为 C6-C75。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柴油的生产方法,其中所述粗油品首先经过加 工,然后再进行加氢裂化生产柴油;所述的粗油品加工是指将轻质馏分油与 中间馏分油混合经预加氢后,再与重质馏分油混合进行加氢精制。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柴油的生产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中的煤 焦油包括气化煤焦油或干馏煤焦油。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柴油的生产方法,其中所述煤焦油的加氢精 制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300℃~400℃,氢分压4.0MPa~15MPa,液时空 速0.5h-1~5h-1,氢油比400v/v~1500v/v;以及煤焦油的加氢裂化反应条件 为:反应温度320℃~450℃,氢分压5.0MPa~20MPa,液时空速0.5h-1~4h-1, 氢油比600v/v~2000v/v。
12.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生产的柴油,其中所述产品柴油 的十六烷值大于51,由煤经F-T合成得到的柴油馏分与煤焦油经加氢处理 得到的柴油馏分按照F-T合成柴油与煤焦油柴油的体积比为30~99.5%: 70~0.5%调制而成。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柴油,其中F-T合成得到的柴油馏分与煤 焦油经加氢处理得到的柴油馏分的体积比为30~70%∶70~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922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物育苗机
- 下一篇:白色蟹味菇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