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发多收声定位网络系统及其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89492.8 | 申请日: | 200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1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宇;王彪;黄海宁;李淑秋;张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1/00 | 分类号: | H04B11/00;H04B13/02;H04B7/08;G01S15/06;G01S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勇 |
地址: | 10019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发 多收声 定位 网络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多发多收声定位网络系统,包括声信号收发网络节点和控制 与处理单元;所述网络节点呈等分圆结构布设,所述网络节点的个数为不 小于3的奇数;所述控制与处理单元包括无线通信模块、信号处理机和多 发多收控制单元;所述控制与处理单元用于控制各信号收发节点同步发射 两两正交的脉冲编码探测信号,对各声信号收发网络节点接收到的直达波 和目标回波信号进行数据处理以定位目标;所述信号处理机包括数据处理 单元,用于对单个网络节点所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进行时空协同处理:对于所 述单个网络节点,对接收到的目标所散射的其它网络节点从各方向发射的 探测信号的回波进行波束形成处理和相干叠加,得到所述目标相对于所述 网络节点的方位和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发多收声定位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声信号收发网络节点包括收发共置换能器阵、节点接收机、节点发射 机和无线通信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发多收声定位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数据融合单元,用于根据各网络节点的位置,对所 得到的目标相对于各网络节点的方位和距离进行数据融合,得到目标相对 于网络节点布设阵形的圆心的方位和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发多收声定位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数据处理单元还包括:
时域正交相干处理单元,用于对网络节点接收到的信号,通过相应正交 探测信号副本进行时域正交相干处理;
相干叠加和多波束形成处理单元,用于将各正交探测信号经时域正交相 干处理后的输出相干累加,并进行多波束形成处理,得出目标相对于接收节 点的方位;
距离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各正交探测信号的发射节点的位置、各正交探 测信号的回波到达所述接收节点的时间,以及所得出的目标相对于接收节点 的方位,计算出目标相对于接收节点的距离。
5.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发多收声定位网络系统对目标进行定位 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各网络节点同步发射两两正交的脉冲编码探测信号;
2)各网络节点接收目标散射的回波信号;
3)对于单个网络节点所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进行时空协同处理:对于所 述单个网络节点,对接收到的目标所散射的其它网络节点从各方向发射的 探测信号的回波进行波束形成处理和相干叠加,得到所述目标相对于所述 网络节点的方位和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目标进行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 包括重复步骤3)得到目标相对于各网络节点的方位和距离;然后进入步 骤4),所述步骤4)如下:根据各网络节点的位置,对所得到的目标相对 于各网络节点的方位和距离进行数据融合,得到目标相对于网络节点布设 阵形的圆心的方位和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目标进行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步骤3)包括如下子步骤:
31)对网络节点接收到的信号,通过相应正交探测信号副本进行时域正 交相干处理;
32)将各正交探测信号经时域正交相干处理后的输出相干累加,并进行 多波束形成处理,得出目标相对于接收节点的方位;
33)根据各正交探测信号的发射节点的位置、各正交探测信号的回波到 达所述接收节点的时间,以及步骤32)中得出的目标相对于接收节点的方位, 计算出目标相对于接收节点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目标进行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 网络节点数目为2K+1,每个网络节点布设M个阵元且阵元间距为d的水平 阵时,所述步骤32)的相干累加和多波束形成处理如下:
表示方位角的估计结果,argmax(*)表示以θ为自变量的最大值 估计,m表示第m个阵元,k表示第k个发射节点,c为声速,T(k)表示接收 节点从而接收到第k个发射节点探测信号直达波到接收到该探测信号回波所 经过的时间,表示第m个阵元接收到的与T(k)相对应的回波信号经过 步骤31)的时域正交相干处理后的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949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