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粘液脱离去除剂及粘液脱离去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89556.4 | 申请日: | 200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6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石田明男;三代川花织;河内敏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部材料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1D7/06 | 分类号: | C11D7/06;C11D7/20;B08B9/03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熊玉兰;孙秀武 |
地址: | 日本国山***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液 脱离 去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有效用于脱离去除排水管等固体表面产生的粘液的粘 液脱离去除剂及利用该粘液脱离去除剂的粘液脱离去除方法。
背景技术
厨房、浴室、盥洗室等流水的排水管内表面上很容易产生粘液。这种粘液 不仅损害美感,而且成为异臭的原因。因此,需要脱离除去排水管内产生的粘 液。
这种粘液是含有将食物残渣和人体排出废物作为营养源繁殖的细菌和细 菌排出物的粘性物。作为细菌(特别是绿浓菌)的排出物,包含有藻酸钙盐等 的多糖类、蛋白质等。为了从排水管脱离除去这样的粘液,必须将粘液包含的 蛋白质或多糖类分解。
在特许文献1中,作为蛋白质分解能力优异的粘液去除剂,公开了一种将 次氯酸碱金属盐作为主要基材,含有从N-酰基肌氨酸盐、三烷基氧化胺、或烷 基磺酸盐中选出的至少一种表面活性剂、氢氧化碱金属盐及水的粘液去除剂。
【特许文献1】日本特开2003-55698号公报
上述特许文献1公开的将次氯酸碱金属盐作为有效成分的粘液去除剂,虽 然对粘液的脱离去除有立刻见效的性能,但存在去除效果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长时间持续去除粘液效果的粘液脱离去除剂。
本发明人发现,使弱碱性镁水溶液与排水管等固体表面产生的粘液接触 时,粘液很容易从固体表面脱离。而且确认,在产生粘液的排水管开口部或其 周围、或者在排水管内产生粘液位置的上游位置设置含有氢氧化镁和氧化镁的 粒状物时,排水管内流动的水每次溶解少量的氢氧化镁和/或氧化镁,这样的弱 碱性镁水溶液可与粘液长时间接触,使排水管内表面能长时间维持在脱离去除 粘液的状态,从而完成了本发明。还认为,通过使弱碱性镁水溶液与粘液接触, 粘液之所以容易从固体表面上脱离,是因为作为粘液粘性成分之一的藻酸钙盐 的钙离子置换成了镁离子,藻酸溶解于水的缘故。
因此,本发明是去除固体表面形成的含有细菌和细菌排出物的粘液的粘液 脱离去除剂,其包含粒状物,该粒状物含有50质量%以上的氢氧化镁和/或氧化 镁、平均粒径在0.1~50mm范围。
本发明的粘液脱离去除剂的优选实施方式如下:
(1)粒状物含有90质量%以上的氧化镁和/或氢氧化镁。
(2)粒状物含有50质量%以上的氢氧化镁,堆积密度在1.0~2.4g/cm3的 范围。
(3)粒状物含有50质量%以上的氧化镁,堆积密度在1.5~3.5g/cm3的范围。
本发明还在于,通过在内表面产生含有细菌和细菌排出物的粘液的排水管 开口部或其周围、或者排水管内产生粘液的位置的上游位置设置含有50质量% 以上的氢氧化镁和/或氧化镁且平均粒径在0.1~50mm范围的粒状物,使水从排 水管开口部或其周围流入排水管内,溶解有氢氧化镁和/或氧化镁的水与粘液接 触,去除排水管内表面所产生的粘液的粘液脱离去除方法。排水管是,例如, 厨房洗物台、浴室或盥洗室的排水管。
通过将本发明的粘液脱离去除剂适用于产生粘液的排水管,可长时间内维 持去除粘液的状态。通过利用本发明的粘液脱离去除方法,能使产生粘液的排 水管内表面长时间内维持在脱离去除粘液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与厨房洗物台排水口连接的带有疏水阀(トラツプ)的排 水管上设置本发明粘液脱离去除剂时的一例设置例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1:厨房洗物台的排水口
2:排水管
3:疏水阀
4:垃圾筐
5:碗支撑部
6:碗
7:封水部
8:粘液脱离去除剂
9:袋状多孔性容器
10:环形袋状多孔性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粘液脱离去除剂包含平均粒径(粒子最长部的平均长度)在0.1 ~50mm范围的含镁粒状物,该含镁粒状物含有50质量%以上的氢氧化镁和/或 氧化镁作为有效成分。优选含镁粒状物中氢氧化镁和/或氧化镁的含量为70质量 %以上,更优选为8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在 90~98质量%的范围。粒状物的平均粒径优选在0.5~20mm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部材料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宇部材料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95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式调光提花窗饰面料及其织造工艺
- 下一篇:墙体轻质无机保温骨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