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线翻身滑车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94874.X | 申请日: | 200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4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谭岳昌;蔡剑峰;陈虹君;郑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电力公司无锡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061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线 翻身 滑车 | ||
1.一种双线翻身滑车,包括竖直设置呈板状的抓钩本体(1),在所述抓钩本体(1)上设置向下伸出的上支板(3),在所述上支板(3)与抓钩本体(1)之间存在间隙,其特征是:在滑车的上部设有倾斜向上伸出的拉绳力矩臂(11),在上支板(3)与抓钩本体(1)之间横向架设有绝缘的上滚筒(4),在对应于上支板(3)下方的抓钩本体(1)上连接倾斜向下伸出的下支板(6),下支板(6)的底端部与抓钩本体(1)存在间隙,在下支板(6)的底端部与抓钩本体(1)之间横向架设有绝缘的下滚筒(7),在抓钩本体(1)的底端部设有安装部(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线翻身滑车,其特征是:抓钩本体(1)的上端设置横向伸出的连接横板(2),所述上支板(3)设置在连接横板(2)的另一端,所述拉绳力矩臂(11)设置在连接横板(2)的上表面;所述拉绳力矩臂(11)与所述上支板(3)同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线翻身滑车,其特征是:所述上滚筒(4)的中段外径到其两端的外径逐渐增大,在上滚筒(4)的中段形成限位凹陷(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线翻身滑车,其特征是:所述上支板(3)的下端伸至上滚筒(4)的下边缘的下面,且上支板(3)的下段呈向外逐渐展开的翻边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线翻身滑车,其特征是:所述下滚筒(7)的两端均设置盘状体,所述盘状体的外径大于下滚筒(7)的中部外径,以便在下滚筒(7)的中部形成限位环槽(8),所述盘状体的下边缘位于下支板(6)的下端的下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线翻身滑车,其特征是:下支板(6)呈钝角状弯折,弯折部下方的下支板(6)与抓钩本体(1)呈平行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线翻身滑车,其特征是:上滚筒(4)的轴线与下滚筒(7)的轴线平行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线翻身滑车,其特征是:在安装部(9)与下滚筒(7)之间的抓钩本体(1)的侧壁设有倾斜向下伸出的保护板(1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线翻身滑车,其特征是:在拉绳力矩臂(11)的顶端部固定连接有直径大于该臂体的限位球(12)。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线翻身滑车,其特征是:所述拉绳力矩臂(11)与连接横板(2)的夹角为4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电力公司无锡供电公司,未经江苏省电力公司无锡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487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