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曲柄油孔定位钻削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95279.8 | 申请日: | 200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8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柏和;王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罡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B23B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4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柄 定位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加工夹具,特别是一种钻削加工夹具。
背景技术
曲柄是曲轴的一部分,其外壁上的油孔相对于曲柄孔的位置精度要 求很高,现有技术普遍采用V形铁定位支承并辅以模板压紧,该结构形 式的钻夹具能够有效用于定位钻削油孔。但是,现有技术加工出的孔位 置精度不高,而且装夹辅助工时长、工效差,不能满足大批量生产的要 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定位结构合理、制作容 易、定位精度高、装卸操作简便的曲柄油孔定位钻削夹具。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曲柄油孔定位钻削夹具,它包括底座、过渡支承、活顶针、钻模架 和定顶针。所述底座左右两端各设一只等高的立柱,两立柱顶部均设有 同轴的轴向通孔,左端通孔配装轴套,右端通孔也配装轴套,在底座两立 柱之间轴向并排固定连接钻模架和过渡支承。所述钻模架顶部设有上下 通的钻套。所述活顶针中段为螺旋轴,该段螺旋轴与底座左端立柱上设 置的导向螺栓配合成轴向螺旋调节结构,活顶针左端与手轮固定连接, 右端为顶针。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定顶针套装弹簧后与轴套间隙配合, 定顶针右端连接由螺栓、螺母和垫圈组成相对于底座右立柱的轴向调节 结构。所述过渡支承朝左的端面上由定位销定位连接辅垫,过渡支承和 辅垫顶部为V形槽且等高,V形槽与工件之间垫衬薄片垫,定位销与曲 柄孔间隙配合。
上述结构中由定顶针和活顶针组成轴向定位结构,由设在过渡支承 端面上的定位销作止旋。定位销与曲柄孔配合段上下切边有利于装卸。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以曲柄两端中心孔和曲柄孔定位,结构合理、简单,定位精度高;
2、定顶针轴向位置可调节,在可调尺寸范围内满足不同规格曲柄 钻削油孔;
3、可移位结构装卸操作简便,工效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和图2所示的曲柄油孔定位钻削夹具,它包括底座1、过渡支 承2、活顶针3、钻模架4和定顶针5。所述底座1是框架结构,左右两 端朝上的立柱顶部设有同轴的轴向通孔,左端通孔配装轴套1.1,右端 通孔配装轴套5.2,在底座1两立柱之间并排固定连接钻模架4和过渡 支承2。所述钻模架4顶部设有上下通的钻套4.1作定位钻削曲柄油孔 用。所述过渡支承2朝左的端面上由定位销2.2定位连接辅垫2.1,过 渡支承2和辅垫2.1顶部为V形槽且等高,V形槽与工件之间垫衬薄片 垫2.3,定位销2.2与曲柄孔配合止旋,为了消除曲柄孔相对轴线中心 许可偏差的影响,将定位销2.2上下圆柱壁切平。所述活顶针3中段为 螺旋轴,该段螺旋轴与底座1左端立柱上设置的导向螺栓1.2配合成轴 向螺旋调节结构。活顶针3左端与手轮3.2固定连接,右端为顶针。与 活顶针3同轴且顶针相对的定顶针5安装在轴套5.2孔中,两者为间隙 配合,定顶针5与右立柱左端面之间设有弹簧5.1,定顶针5右端连接 由螺栓5.5、螺母5.4和垫圈5.3组成相对于底座1右立柱的轴向调节 结构,利用该调节结构设定曲柄油孔轴向位置。
本发明实际使用时,首先设定定顶针5的轴向位置,该位置以钻模 架4中的钻套4.1为基准点调节,然后从左端放入曲柄并由定顶针5轴 向限位,定位销2.2与曲柄孔配合止旋,旋进活顶针3支承曲柄左端中 心孔。曲柄定位后按钻套4.1钻削加工油孔。旋松活顶针便可轻易取出 曲柄。本发明以曲柄两端中心孔和曲柄孔定位,结构合理、简单,定位 精度高,钻削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罡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罡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52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测试针的浪涌保护器
- 下一篇:微机电感应电容电压的转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