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曲轴铣槽双向定位夹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95282.X | 申请日: | 200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8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王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罡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B23C3/28;B23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4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轴 双向 定位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切削加工夹具,特别是一种轴端铣槽定位夹具。
背景技术
曲轴是发动机传递扭矩的关键部件,其轴端设有与相配零件结合的键槽。曲轴较常规轴的结构复杂,铣削轴端键槽时定位安装较难,对操作工技术要求高。现有技术采用双顶针结构能够很方便实现曲轴轴向精确定位,但曲轴的曲拐转角较难准确定位,只有采用手动调整方法才能实现定位,整个操作工时长,安装精度受人为影响较大,不符合批量生产的技术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定位准确、夹紧快捷的曲轴铣槽双向定位夹具。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曲轴铣槽双向定位夹具,它包括平气缸1、右支座2、活顶针3、过渡支承4、左支座5、气动夹紧机构6、底座7、限位支柱8和键9。所述底座7上平面为左支座5、右支座2共同的安装基准,右支座2和左支座5通过同轴线设置的键9与底座7配合连接。所述右支座2左端面配装的活顶针3与外端面连接的平气缸1组成轴向可调结构,左支座5右端面配装的顶针为呆顶针,两只同轴相对的顶针等高。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活顶针3的左端且位于曲轴待铣槽轴颈下设有过渡支承4,曲轴的曲拐水平偏转一侧使待铣的槽朝上,曲拐底部设有竖顶外径的限位支柱8,其上部由气动夹紧机构6的压紧端压紧。
上述结构中,过渡支承的支承高度比活顶针支承高度低,在活顶针作用于曲轴端时,过渡支承即暂失去支承作用。具有螺旋可调结构的限位支柱,除首次安装调整外,其余安装不作任何调整,确保同批曲轴在同一偏转角下铣削键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定位、支承及夹紧机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2、以限位支柱支承偏转的曲拐,定位可靠、准确,一致性好;
3、限位支柱的螺旋调节结构除首次安装调整外,其余为定位安装,定位安装辅助工时短,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所示的曲轴铣槽双向定位夹具,它包括平气缸1、右支座2、活顶针3、过渡支承4、左支座5、气动夹紧机构6、底座7、限位支柱8和键9。右支座2和左支座5根据被加工曲轴的长度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7上并以同轴线设置的键9作轴向定位。右支座2左端面配装的活顶针3与外端面连接的平气缸1组成轴向可调结构。左支座5右端面配装的顶针为呆顶针,两只同轴相对的顶针等高,在活顶针3定心支承位置左边设有过渡支承4。本实施例中过渡支承4的支承高度比活顶针3低0.30mm,曲轴初安装时,活顶针3未到位之前,过渡支承4先期替代人工支承曲轴右端,当平气缸1推动活顶针3左移轴向定位曲轴,此时过渡支承4即暂失去支承作用。曲轴轴端待铣键槽与曲拐水平位置相垂直,水平偏转的曲拐底端由立置在底座7上的限位支承8支承,曲拐上部由压紧机构压紧。限位支承8与底座7螺纹连接,调整配合长度即可调节支承高度,以满足不同尺寸的曲拐支承。同一规格的曲轴铣削键槽仅作首次安装调整,其余为直接安装加工,整个安装辅助工时短,生产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罡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罡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52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床夹具
- 下一篇:一种齿轮倒棱机的砂轮电动控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