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甚高速红外数据广播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95908.7 | 申请日: | 200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9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潘昶;施明明;常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硅动力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10 | 分类号: | H04B10/1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028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红外 数据 广播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甚高速红外数据广播技术,属于无线信息传输技术的应用。
背景技术
在信息产业中信息传输体系具有重要的主导作用,信息传输的速度和传达 范围直接影响到信息的时效与使用价值。近几年来,伴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和 计算机的逐渐普及以及人们的信息需求量的增加,一种新兴的传输方式——数 据广播(一点对多点)技术正在迅速兴起,为信息产业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数据广播的传播途径包括无线电波和红外传输。无线电波的使用要申请频 段,从而会干扰信号。红外传输的优点在于信息难以在别人不知道时介入和信 号很难被秘密截取和成本不高。
红外传输有着成本低廉、连接方便、简单易用和结构紧凑的特点,因此在 小型的移动设备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1、传输速度太慢;2、只能进行点对点之间的数据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甚高速红外数据广播装置,通过在芯片内设置 各种速度的编/译码模块,来提高红外传输芯片的传输速度,再把甚高速红外数 据广播技术应用到火车站查询系统中,可以实现高速的数据广播作用。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甚高速红外数据广播装置,包括甚高速 红外芯片与红外收发模块及外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甚高速红外芯片 中:在地址译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若干个用于设定编/译码模块的控制数据的红 外寄存器,所述控制数据经地址译码模块写入对应的红外寄存器;
所述红外寄存器与直接内存存取模块、遥控控制模块及红外控制模块连接; 遥控控制模块和红外控制模块与编/译码模块相连接;直接内存存取模块与至少 两个缓冲区模块相连接,通过外部数据总线将待发送的用户数据写入与直接内 存存取模块连接的缓冲区模块内。
在红外寄存器的输入端还连接有时钟模块,由时钟模块确定遥控控制模块 所收发的遥控数据的脉冲宽度的大小。
所述甚高速红外数据广播装置还包括为甚高速红外芯片的各个模块提供不 同工作频率的数字锁相环模块。
在所述甚高速红外数据广播装置上还含有为甚高速红外数据广播装置提供 稳定工作电源的稳压电源模块。
所述控制数据包括编/译码模块的工作方式、收发数据的传输速度、定时时 间及缓冲区用户数据的帧大小。
编/译码模块的输出端与红外收发模块连接,所述用户数据是红外收发模块 传输的数据。
所述缓冲区模块是待发送或已接收的用户数据的缓冲区。
用于降低传输用户数据误码率的编/译码模块包括遥控编/译码模块、低速编 /译码模块、中速编/译码模块、高速编/译码模块、及甚高速编/译码模块。
地址译码模块利用若干根地址传输线与外部控制器CPU的输出端连接,地 址译码模块根据输入的地址代码从若干条地址线中选择一条;所述地址译码模 块的输出端与寄存器连接,以确定与该地址代码相对应的一组存储单元的位置; 编/译码模块的输出端与红外收发模块连接。
本发明的甚高速红外数据广播技术的优点是:由于在编/译码模块中设置了 甚高速编/译码模块,与传统的编/译码模块相比,提高了传输速度。
在发送端,外部控制CPU的输出端连接红外芯片,红外芯片的输出端连接 红外头,红外头通过无线广播的形式把传输的用户数据发送出去,在接收端, 用户数据首先到达红外头,红外头的输出端连接红外芯片,红外芯片的输出端 连接外部控制CP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硅动力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硅动力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59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