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Fe/载体复合粉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95916.1 | 申请日: | 200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8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唐月锋;齐军;陈延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C5/02 | 分类号: | C25C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志武;王鹏翔 |
地址: | 21009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fe 载体 复合 制备 方法 | ||
1.纳米Fe/载体复合粉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载体通过超声波均匀分散于事先配制好的硫酸亚铁、氯化亚铁或柠檬酸亚铁水溶性铁盐溶液中,然后用酸调节悬浮液的pH值范围:0.1~7.0;得到适合用于电沉积超声的悬浮液,将制备好的悬浮液注入施加超声的使用铁片作为电极的电解槽中,应用铁片作为阳极,直接将块体Fe转变为纳米Fe颗粒;在直流电持续作用下,得到均匀担载于载体上的纳米Fe/载体复合粉料悬浮液;最后将此悬浮液分离,分离产物在40℃真空干燥,最终得到纳米Fe/载体复合粉料;载体为二氧化硅、氧化铝或活性炭材料中的一种、任意二种或三种组合而成;载体的添加量根据电解液的浓度以及电沉积时间不同而调节,从而得到从0.1%~90wt%Fe含量的复合粉料;电解时电流密度范围:1mA/cm2~1000mA/cm2;电解时间:1~6000min。
2.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Fe/载体复合粉料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用去离子水配制浓度≥10-8mol·L-1的铁盐电解液。
3.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Fe/载体复合粉料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通过调节电解液浓度、载体加入量、电流密度、电沉积时间、超声频率或超声功率的方法调节纳米Fe颗粒的大小及Fe金属含量。
4.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Fe/载体复合粉料制备方法,其特征是pH值范围1~3;电解时电流密度范围:20mA/cm2~250mA/c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591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