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捏合机中的捏炼槽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95925.0 | 申请日: | 200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4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兰航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22 | 分类号: | B29B7/22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春松 |
地址: | 21562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捏合 中的 捏炼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捏合机,尤其涉及到捏合机中的捏炼槽。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捏合机通常包括:捏炼槽、设置在捏炼槽中的一对搅拌轴以及用于驱动搅拌轴的电机和减速机,所述的捏炼槽又包括:槽壁和槽底,槽壁和槽底的内表面都非常光滑。使用时,将需要捏合的各种物料置于捏炼槽中,混合物料在搅拌轴(转子)的搅拌所形成的搅拌轴与搅拌轴之间、搅拌轴与捏炼槽之间的剪切力的作用下,使得混合物料达到熔融、胶化和捏炼的目的。但这种捏炼机在对硅橡胶树脂粉与其他各类添加剂进行捏炼的过程中,由于硅橡胶的特殊韧性(韧性较其他胶料大许多),同等条件下,其他胶料一个批次8~10分钟就能完成的捏炼,硅橡胶的捏炼时间则要长得多;这样就使得硅橡胶的捏炼效率比较低;如果想缩短硅橡胶的捏炼时间,提高其捏炼效果,就必须提高搅拌过程中对物料的剪切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对物料的剪切力的捏合机中的捏炼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捏合机中的捏炼槽,包括:槽壁和槽底,槽底的内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突起。
所述的每个突起的表面上布置有多道纹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槽底内表面设置若干个突起来增加搅拌过程中对物料的剪切力,以达到缩短硅橡胶的捏炼时间,提高其捏炼效率的目的。除此之外,布置在每个突起的表面上的纹路,可进一步增加搅拌过程中对物料的剪切力,从而进一步缩短了硅橡胶的捏炼时间,提高了硅橡胶的捏炼效果,并可降低约5%的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捏炼槽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捏炼槽槽底的局部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3中:1、电机,2、减速机,3、齿轮箱,4、轴承,5、槽壁,6、槽底,61、突起,7、搅拌轴,8、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捏合机中的捏炼槽,包括:槽壁5和槽底6,槽底6的内表面上堆焊有若干个用于增加剪切力的突起61;而且每个突起61的表面上布置有多道用于进一步增加剪切力的纹路——参见图3所示。
如图1所示,设置有本发明所述捏炼槽的捏合机,其工作过程为:电机1带动减速机2转动,减速机2通过齿轮箱3带动一对分别通过轴承4活动设置在机架8中的搅拌轴7转动,物料在搅拌轴7的搅拌下,与捏炼槽的槽壁5和槽底6发生挤压,这时,堆焊在槽底6内表面上的微小突起61加剧了物料与槽底6之间的摩擦,提高了硅橡胶在胶化过程中需要的剪切力,节省了胶化时间,从而进一步缩短了硅橡胶的捏炼时间,提高了硅橡胶的捏炼效果,并可降低约5%的能源消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兰航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兰航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59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