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麻花钻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96086.4 | 申请日: | 200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0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汤明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明仙 |
主分类号: | B23B51/02 | 分类号: | B23B5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麻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工具,尤其是一种金属加工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麻花钻。
背景技术
传统普通麻花钻,自它诞生百余年来,结构形状变化不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材料不断涌现,对钻实心孔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而传统普通麻花钻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主刃上各点的前角数值变化很大,接近钻芯处已为负前角,切削条件差。
2、横刃太长,有很大的刃偏角,且又是很大的负前角,切削条件更差,因而轴向抗力大,定心不好。
3、主刃长,切削宽,切屑卷曲成宽的螺卷,所占的空间体积大,导致排屑不顺利,切削液难以流入。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麻花钻,能有效解决上述存在问题,改善排屑断屑情况,便于切削液流入,降低切削刃上温度,使钻头切入工件快,工作效率高。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麻花钻,包括钻尖(切削部分)和钻体,其钻尖包括钻芯、后背棱、刃瓣和后沟棱,其特征在于所述刃瓣为月牙形圆弧槽,所述刃瓣和后背棱间有一梯形或三角形主刃面,所述后沟棱经修磨加工成平面二次后面,所述二次后面与刃瓣、钻芯相交形成刃瓣平面,所述二次后面与刃瓣平面相交。
上述刃瓣平面与二次后面所成夹角度数为40-60度。
上述麻花钻的特征是在传统普通麻花钻的钻尖上,磨出两个对称的月牙形圆弧槽即刃瓣,形成钻尖退缩,两侧尖并立的三尖七刃形,再进一步修磨后沟棱,形成二次后面,并在二次后面与钻芯、刃瓣相交处对刃瓣修磨,形成刃瓣平面,刃瓣平面与二次后面相交。
上述加工,均是对称加工。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所以具有以下优点:
1、降低了钻削抗力,比普通麻花钻降低轴向力30%左右,扭矩降低15%左右。
2、便于切削液流入切削区,减少了钻削热,降低了切削刃上的温度。
3、减轻了切削刃的磨损,提高了钻头的耐用度,从而可提高生产效率3-5倍。
4、改善了排屑断屑情况,使操作更安全。
5、钻头切入工件快,定心情况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麻花钻钻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麻花钻钻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1的俯视图)。
以上附图中,1是钻芯,2是刃瓣平面,3是主刃面,4是刃瓣(月牙弧槽),5是后背棱,6是后沟棱,7是二次后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在传统普通麻花钻的钻尖上,对刃瓣4进行修磨,磨出两个对称的月牙形圆弧槽,并使得刃瓣和后背棱5间有一梯形主刃面3,形成钻尖退缩,两侧尖并立的三尖七刃形,再进一步修磨后沟棱6成平面即二次后面7,所述二次后面与钻芯1、刃瓣4相交,并在相交处对刃瓣修磨,形成刃瓣平面,使得二次后面与刃瓣平面成40度。
实施例二:
同实施例一的一种麻花钻,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刃瓣和后背棱间的主刃面为三角形。
实施例三:
同实施例一的一种麻花钻,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二次后面与刃瓣平面成50度。
实施例四:
同实施例一的一种麻花钻,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二次后面与刃瓣平面成60度。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明仙,未经汤明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60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制动控制设备及其方法
- 下一篇:光学部件用层叠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