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花粉类激素的冷冻干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96598.0 | 申请日: | 200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1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周斌;叶满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00 | 分类号: | A61K36/00;A61K47/24;A61P13/08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粉 激素 冷冻 干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品的干燥技术,特别是花粉类激素的干燥方法。
背景技术
冷冻干燥技术最早于1813年由英国人Wollaston发明。1909年Shsckell试验用该方法对抗毒素、菌种、狂犬病毒及其它生物制品进行冻干保存,取得了较好效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血液制品的大量需求大大刺激了冷冻干燥技术的发展,从此该技术进入了工业应用阶段。此后,制冷和真空设备的飞速发展为快速发展冷冻干燥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条件。
进入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健康保障的需求为药品冷冻干燥技术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在药品冻干损伤和保护机理、药品冻干工艺、药品冷冻干燥机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由于冻干药品呈多孔状、能长时间稳定贮存、并易重新复水而恢复活性,因此冷冻干燥技术广泛应用于制备固体蛋白质药物、口服速溶药物及药物包埋剂脂质体等药品。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库得知,目前国内已有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冻干鼠表皮生长因子、外用冻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注射用重组链激酶、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用A群链球菌、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冻干人凝血因子VIII、冻干人纤维蛋白原、间苯三酚口服冻干片等冻干药品获准上市。截止2000年2月,美国FDA已批准的生物技术药共计76个。
药品冷冻干燥原理:是指把药品溶液在低温下冻结,然后在真空条件下升华干燥,除去冰晶,待升华结束后再进行解吸干燥,除去部分结合水的干燥方法。该过程主要可分为:药品准备、预冻、一次干燥(升华干燥)和二次干燥(解吸干燥)、密封保存等五个步骤。药品按上述方法冻干后,可在室温下避光长期贮存,需要使用时,加蒸馏水或生理盐水制成悬浮液,即可恢复到冻干前的状态。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的基本参数包括物性参数和过程参数,它们是实现真空冷冻干燥过程的基础。物性参数指物料的导热系数、传递系数等。这方面的研究内容包括物性参数数据的测定及测定方法,以及环境条件压强、温度、相对湿度和物料颗粒取向等对物性参数的影响。过程参数包括冷冻、供热和物料形态等有关参数。对冷冻过程的研究意在为系统找到最优冷冻曲线。供热过程的研究则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对原料载体的改良;二是加热方式(传热方式和供热热源)的选择。确定恰当的物料形态也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它包括原料的颗粒形态和料层厚度等。
前列腺疾病自古以来就是威胁中老年男性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目前有多种方法治疗前列腺肥大,主要有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这两种方法。手术治疗主要是切除增生的前列腺,但其危险性高,且直接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治疗前列腺肥大的药物包括:化学药物制剂和天然植物制剂,虽然化学药物制剂能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前列腺包膜的通透性差,且血液循环弱,难以达到治疗目的,并且许多化学类制剂仅是舒缓症状,治标而不治本,且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副作用。
发明人发明了新的治疗方法:利用花粉治疗前列腺肥大效果显著,且无副作用,而且费用低廉,简单易行。先将花粉在-15~-30℃的环境温度下速冻,再以常压开水浸泡速冻后的花粉,除去固体杂质,取类激素溶液,最后,在1~5℃的环境温度下分离出分子量为400~580的类激素,即为用于治疗前列腺肥大的植物类激素。
但由于传统收集的类激素长时间储藏易吸湿回潮,导致产品发生沾粘,既影响产品质量,使产品活性效价降低,又影响产品服用,极大地影响产品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发明一种利于长期保存的、并能有效保持其活性的花粉类激素的冷冻干燥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由以下步骤组成:物料准备、预冻、真空条件下升华干燥和解吸干燥,最后密封保存。其特点是:物料准备时,将卵磷脂和赤藓糖醇混入从花粉中提取类激素中;预冻温度为-30~-40℃,时间2±0.1小时;升华干燥和解吸时温度条件分别为30~60℃,最终干燥温度为40-60℃,总干燥时间为18~24小时。
升华干燥和解吸时物料温度为-20℃~60℃。
升华干燥和解吸干燥的真空条件为3~7Pa。
类激素和卵磷脂、赤藓糖醇混合时的重量比是100∶0.1~0.3∶0.1~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65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