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控制蓝绿藻过度繁殖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97060.1 | 申请日: | 2008-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7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徐维烈;杨涛;袁庆丰;蔡增山;胡传林;白遗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合缘绿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0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控制 绿藻 过度 繁殖 复合 微生物 制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水体蓝藻过度繁殖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同时还涉及该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剂适用于控制湖泊、水库、池塘等养殖水体蓝藻过度繁殖,改善水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地面水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加剧,我国的许多湖泊、水库、高密度的水产养殖池塘水体中,蓝藻过度繁殖,也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环境问题。水体蓝藻过度繁殖不仅影响景观,也严重影响水体使用功能,同时直接危害养殖生产。蓝藻过度繁殖现象主要是由于水体中营养盐浓度过大、比例不当,在高温天气诱发而引起的。控制蓝藻过度繁殖现象,是水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用于消除水体蓝藻过度繁殖现象的技术包括化学除藻法、物理方法、生态治理方法以及微生物方法等。化学除藻法就是在水体中投加杀藻剂,这种方法立竿见影,但难以治本,并且二次污染严重;在化学除藻法中,CN1214204公开了一种“江河、湖泊、池塘用的粉末除藻剂”,用于消除江河、湖泊、池塘种的蓝藻等藻类,这种除藻剂采用聚合氯化铝、沸石粉的絮凝、吸附作用除藻,药剂使用量大,所用的聚合氯化铝本身对水产动物有一定危害,而且只是单纯除藻,将蓝藻和其他藻类一同除去,对水体的藻类生态结构不利;物理方法就是安装水泵、增氧机等手段增加水体流动,减少藻类繁殖,这种方法通常只是一种辅助措施,能耗较大;生态治理方法的主要技术手段是构建水生植物、水生动物、以及水体微生态系统,形成较好的水生生物链,使营养盐得到良性循环,保持水体中较低的营养盐浓度,最终达到避免蓝藻过度繁殖的目的,生态治理方法对大型水体是一种理想的蓝藻治理方案,但对受到场地、资金限制的小型污染水体,工程实施和管理难度较大,微生物方法就是通过投加有益微生物制剂,与蓝藻争夺营养,减少蓝藻密度,这种方法是一种环保性治理方法,无二次污染,且投入成本小,效果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针对目前养殖户大量使用化肥、有机肥,造成水质过肥、蓝绿藻过多诱发浮头及多种疾病等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蓝绿藻过度繁殖的复合微生物制剂,配方合理,使用方便,对水体无污染,控制率高,成本低。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蓝绿藻过度繁殖的复合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方法易行,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
本发明的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配制而成:
微生物菌剂0.2%-35%,有机发酵料5%-90%,红糖1%-50%,微量元素0.1%-20%;
所述微生物菌剂为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硝化细菌、放线菌、盛邦活水素和净水宝其中的至少一种或任意组合;
所述的盛邦活水素生产厂商是北京联合盛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盛邦活水素为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硝化菌、固氮菌、反硝化菌其中的至少一种或任意组合;
所述的净水宝生产厂商是扬州天健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净水宝为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亚硝化菌、放线菌、反硝化菌其中的至少一种或任意组合;
所述的有机发酵料为菜粕、豆粕、油糠、麸皮、大豆粉、骨粉、鱼粉、石灰粉和石膏粉其中至少一种或任意组合;
所述的微量元素为铜、铁、锰、锌、硅、碘、钴和硼其中的至少一种或任意组合;
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的配比,优选范围是:
微生物菌剂0.5%-30%,有机发酵料10%-85%,红糖3%-40%,微量元素0.5%-18%;
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的配比,最佳范围是:
微生物菌剂1%-20%,有机发酵料20%-80%,红糖4%-30%,微量元素1%-15%;
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其最佳配比为:
微生物菌剂10.5%,有机发酵料80%,红糖6.5%,微量元素3%;
微生物菌剂10%,有机发酵料80%,红糖5%,微量元素5%;
微生物菌剂10%,有机发酵料75%,红糖8%,微量元素7%;
微生物菌剂5%,有机发酵料80%,红糖10%,微量元素5%;
微生物菌剂15%,有机发酵料75%,红糖3%,微量元素7%;
微生物菌剂8%,有机发酵料70%,红糖15%,微量元素7%;
其中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合缘绿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合缘绿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70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