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功率超级电容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97697.0 | 申请日: | 200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4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宋朝文;郭丽;姚国富;丁刚强;管道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G9/04 | 分类号: | H01G9/04;H01G9/155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宋国荣 |
地址: | 430064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功率 超级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功率超级电容器,特别适用于大电流放电场合,广泛应用于汽车、机车、坦克、电站及高能系统等领域中。
背景技术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介于物理电容和蓄电池之间的新型储能装置,其能量密度为普通物理电容的数百倍,功率密度为蓄电池的数十倍。目前市场上主要应用的是能量型的超级电容器,随着电动汽车、高能系统等领域的发展,对超级电容器的功率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然而,目前超级电容器的大功率性能不理想,没有一种可以满足大电流放电的电极片,这是因为电极片较厚,电子迁移距离较大,电容内阻较大,功率性能受到影响,因此,开发大功率超级电容器成为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因电极片的结构问题成为障碍发展的重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超级电容器功率不足的缺点,通过将超级电容器的电极片进行簿化,从而使整体电极片薄化,以此技术措施来缩短电子的迁移距离,降低超级电容器的内阻,提高其功率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功率超级电容器,它由电极片,隔离膜,极柱,外壳组成;所述的电极片是由集流体及集流体表面的涂层构成:所述的涂层是由包括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经溶剂调和并涂布在集流体表面后再经干燥而形成的薄层;所述的集流体单面涂层厚度为15~50微米,两面或一面具有涂层的电极片,其厚度为35~120微米。
所述的大功率超级电容器,其集流体分正、负极集流体;正负极集流体材料均为铝箔,或/和腐蚀铝箔,或/和铝合金箔。
所述的大功率超级电容器,其集流体两面的涂层厚度均为15微米,电极片其厚度为60微米。
所述的大功率超级电容器,其集流体两面的涂层厚度均为50微米,电极片其厚度为120微米。
所述的大功率超级电容器,其集流体一面的涂层厚度为15微米,另一面无涂层,电极片其厚度为35微米。
所述的大功率超级电容器,其活性物质为炭质活性材料,选自椰子活性炭或木质活性炭;导电剂为乙炔黑,或/和导电纤维,或/和金属丝;粘结剂为热塑性聚合物,选自聚偏氟乙烯,或聚四氟乙烯;溶剂为在低温能挥发的N-4-甲基吡咯烷酮。
所述的大功率超级电容器,其涂层组成物质的质量百分比含量是:活性物质为50%~90%;导电剂为5%~30%;粘结剂为3%~20%。
所述的大功率超级电容器,其所述热塑性聚合物选自聚偏氟乙烯。
所述的大功率超级电容器,其隔离膜为多孔隔离膜,材料为聚丙烯膜或绝缘纸,电解液为有机电解液。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超级电容器的电极片薄化后,明显降低超级电容器的内阻,提高其功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大功率超级电容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大功率超级电容器电极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图号所对应的构件名称为:1-电极片,2-隔离膜,3-极柱,4-外壳,5-集流体,6-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大功率超级电容器,它有电极片1,隔离膜2,极柱3,外壳4;所述的电极片1是由集流体6及集流体表面涂层7构成:所述的涂层是由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经溶剂调和并涂布在集流体表面后再经干燥而形成的薄层;所述的集流体分正、负极集流体;多个电极片1组成极群体,极柱的连接方式按常规;正负极集流体材料均为铝箔,或/和腐蚀铝箔,或/和铝合金箔,本实施例集流体材料为铝箔。所述的集流体两面的涂层厚度均为15微米,电极片其厚度为60微米。所述的活性物质为炭质活性材料,选自椰子活性炭,也可以是木质活性炭;导电剂为乙炔黑,还可以是导电纤维,或/和金属丝;粘结剂为热塑性聚合物,选自聚偏氟乙烯,或聚四氟乙烯;溶剂为在低温能挥发的N-4-甲基吡咯烷酮。所述涂层组成物质的质量百分比含量是:活性物质为50%~90%;导电剂为5%~30%;粘结剂为3%~20%;本实施例涂层的组成物质的质量百分比含量是:活性物质为50%;导电剂为30%;粘结剂为20%;也可以是活性物质为90%;导电剂为5%;粘结剂为5%;还可以是活性物质为82%;导电剂为15%;粘结剂为3%;。所述的热塑性聚合物选自聚偏氟乙烯。所述的隔离膜为多孔隔离膜,材料为聚丙烯膜,还可以是绝缘纸,电解液为有机电解液。
实施例2:
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的集流体两面的涂层厚度均为50微米,电极片其厚度为120微米。热塑性聚合物选为聚四氟乙烯;溶剂为N-4-甲基吡咯烷酮隔离膜材料为聚丙烯膜。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76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压复合球团粘结剂
- 下一篇:高分子淬冷液、其制备方法,以及钢材淬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