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拌抗滑、降噪沥青路面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197938.1 申请日: 2008-11-27
公开(公告)号: CN101445338A 公开(公告)日: 2009-06-03
发明(设计)人: 胡曙光;丁庆军;沈凡;黄绍龙;谢先启;陈跃庆;邓利明;黄小霞;王发洲;叶家军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4B26/26 分类号: C04B26/26
代理公司: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唐万荣
地址: 430070湖北***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温拌抗滑 沥青路面 材料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路面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已经成为国内外公路铺装的主要形式。随着国 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公路的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 行车安全、舒适,还要使路面有抗滑、降噪等功能,同时具有环保、节能的特点。目前广泛 使用的密集配沥青混凝土,其路面纹理小,抗滑性能差,行车噪音大;同时,现阶段道路工 程中基本都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进行铺装,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过程中,沥青与石料需要 在150℃~180℃高温条件下拌和。将石料、沥青加热到如此高的温度,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 而且会产生了大量的CO2、烟尘和有害气体(CO、SO2、NO2等),不仅污染了环境,也影响了 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显然传统方法生产制备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具备抗滑、降噪等优越 的功能性,同时其施工温度高、环境恶劣,极大的危害了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不符合人们 的要求。

对于沥青路面的抗滑、降噪性能,国内外学者主要采用大孔隙率开级配的沥青混合料, 为了提高该材料抗车辙、抗水损害性能,我国制备这种路面材料普遍采用高粘度改性沥青。 因此摊铺此种沥青路面,必须在更高的温度下进行摊铺,能源消耗量大,施工现场烟气弥漫, 不利于施工人员施工。特别是对于半封闭场所施工,沥青混合料散热很慢,环境温度过高, 导致摊铺机高温熄火、施工人员高温中暑和尾气中毒等施工安全事故。目前国内外未发明在 较低温度下制备具有降噪、防滑功能的沥青路面材料的方法。为此,必须采取新的技术措施 来降低沥青混凝土材料施工温度,制备具备优异的抗滑、降噪功能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 以减少资源消耗和废气排放,同时提高路面的安全、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拌抗滑、降噪沥青路面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沥 青路面材料的施工温度低、具有降噪、防滑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温拌抗滑、降噪沥青路面材料的制备方 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改性沥青的制备:

改性沥青由基质沥青、A类改性剂、B类改性剂、稳定剂、抗氧剂组成,各组分的质量比 为:基质沥青:A类改性剂:B类改性剂:稳定剂:抗氧剂=100:2.0~6.5:1.6~9.4:0.18~ 0.45:0.1~0.6;首先将基质沥青加热至150~170℃,添加A类改性剂和B类改性剂,搅拌5~ 15min,开动高速剪切机,转速4500~6000转/min,170~185℃下剪切10~30min,加入稳定 剂、抗氧剂,继续剪切10~20min,然后静置30~80min,得到改性沥青;

所述基质沥青为AH-70重交通沥青或AH-90重交通沥青(又称重交通道路沥青);

所述A类改性剂为SBS改性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或称SBS沥青改性 剂);B类改性剂为EVA改性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 或者SBR沥青改性剂(活化橡胶粉);

所述稳定剂为航空机油;所述抗氧剂为胺类抗氧剂、酚类抗氧剂或硫代酯类抗氧剂;

2)、温拌改性沥青的制备:

温拌改性沥青由改性沥青、C类改性剂、硫磺、硅藻土组成,各组分的质量比为:改性 沥青:C类改性剂:硫磺:硅藻土=100:1.5~6.0:1.0~10.0:1.0~8.5;首先将改性沥青加热 至130℃~160℃,将C类改性剂缓缓加入到加热好的改性沥青中并边加入边搅拌,温度稳定 在130℃~150℃,搅拌40min~60min,得温拌改性沥青;

所述C类改性剂为低密度聚乙烯;

3)、矿料级配的选取:矿料由粗集料、细集料与填料组成,粗集料、细集料、填料的粒 径符合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粗集料、细集料和填料的 质量比为100:7.0~14.0:3.3~5.9,粗集料选用玄武岩或者辉绿岩,细集料选用玄武岩、辉 绿岩或者石灰岩,填料为石灰石矿粉;矿料的最大粒径为16mm,具体矿料级配设计要求见表 1;

               表1 矿料级配范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79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