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移动网络的非接触式脱机消费管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98697.2 | 申请日: | 2008-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8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徐龙;刘尧根;王志忠;孙剑骏;林二维;贾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9/00 | 分类号: | G07F19/00;G07F7/08;G06Q2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100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移动 网络 接触 脱机 消费 管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商务和移动通信技术的结合,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移动网络的非接触式脱机消费管理方法。
技术背景
目前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电子支付系统已经开始推广,各种电子支付方式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人们可利用电子商务方便的进行消费。
然而,目前在人们利用电子商务进行消费,支付的方式往往是采用、储蓄卡或信用卡刷卡支付,或者是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网上转帐等,但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人们随身配备的电子设备也越来越多,从而,过多的电子设备包括各种用于电子支付的卡也势必给人们带来反面的影响,如携带不便,密码难记,容易丢失等,而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网上转帐,在某些支付场合并不适用,如超时、公交系统等。
目前移动通信技术已经非常普及,移动通信设备,特别是手机的普及率就更高,逐渐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所以,如果能融合移动通信设备和电子支付技术于一体,将无疑在极大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可以有效避免上述负面影响。
而通过非接触感应识别技术,则是目前可将电子支付和移动通信技术融合的有效技术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用户消费支付,也方便管理的一种基于移动网络的非接触式脱机消费管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移动网络的非接触式脱机消费管理方法,该方式实施于由非接触式应用系统、帐户运营平台、消费机具、非接触感应终端组成的系统上,包括如下步骤:
(1)用户使用非接触感应终端在消费机具上进行感应识别;
(2)消费机具扣取非接触感应终端内电子钱包相应的消费金额;
(3)判断扣费是否成功,成功则执行下一步,否则返回错误代码;
(4)消费机具将消费记录传送到非接触式应用系统;
(5)结束脱机消费。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1)与步骤(2)之间还包括如下子步骤:
(11)消费机具读取非接触感应终端内的用户身份密钥信息;
(12)如果读取信息成功,则执行下一步操作,否则返回错误代码。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与步骤(5)之间还包括非接触式应用系统将消费记录上传到帐户运营平台的子步骤。
本发明的非接触感应终端采用射频识别频率为13.56M或2.4G的射频识别感应设备。特别是所述非接触感应终端采用带双界面SIM卡的手机。
本发明采用非接触感应技术实现移动通信终端与电子支付的结合,用户只需携带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就可以实现在各大消费场所进行电子支付,依托移动通过网络的快捷及安全,保证了电子支付的方便快捷以及可靠性,特别适用应用于在通讯网络条件不便或有交易时间限制的行业领域的小额消费应用,如公交、地铁、部分商户小额消费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于由非接触式应用系统、帐户运营平台、消费机具、非接触感应终端组成的系统上,所述非接触式应用系统与帐户运营平台、消费机具连接,所述非接触感应终端与消费机具连接,且还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与帐户运营平台连接。
本发明的流程图如附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1)用户使用非接触感应终端在消费机具上进行感应识别;
(2)消费机具扣取非接触感应终端内电子钱包相应的消费金额;
(3)判断扣费是否成功,成功则执行下一步,否则返回错误代码;
(4)消费机具将消费记录传送到非接触式应用系统;
(5)结束脱机消费。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子,本发明的详细流程如附图2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用户使用非接触感应终端在消费机具上进行感应识别;
(2)消费机具读取非接触感应终端内的用户身份密钥信息;
(3)如果读取信息成功,则执行下一步操作,否则返回错误代码;
(4)消费机具扣取非接触感应终端内电子钱包相应的消费金额;
(5)判断扣费是否成功,成功则执行下一步,否则返回错误代码;
(6)消费机具将消费记录传送到非接触式应用系统;
(7)非接触式应用系统发送消费记录信息给帐户运营平台;
(8)结束脱机消费。
本发明可应用在通讯网络条件不便或有交易时间限制的行业领域的小额消费应用,如公交、地铁、部分商户小额消费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86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