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压缩机的回气管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98701.5 | 申请日: | 2008-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3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薛玮飞;舒乐华;李贤华;刘晓明;程竑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12 | 分类号: | F04C29/12;F04C2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28311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压缩机 气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压缩机的回气管,特别是针对空调压缩机上回气管振动、噪声与断裂等问题的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空调器的压缩机常采用单缸的转子压缩机。由于压缩机转子质量不平衡,高速回转时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引起压缩机振动,特别是切向方向的振动,从而传递到回气管上。为了降低压缩机对回气管振动影响,通常的设计习惯是将回气管在从储液罐入口处开始折成2个弯位后,紧跟着是一个长“U”形或“V”形(见图1、图2),“U”形底部通常为绕储液罐底部穿过,这种回气管结构能减小空调压缩机对回气管的约束,避免压缩机对管道的振动能量的传递。但由于管内冷媒的冲击激励,长“U”形的底端振动通常很大,造成离储液罐最近的前2个弯位处存在较大区域范围的应力,在周期性较大的激振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回气管疲劳断裂。
目前这种回气管一旦管路测试的振动值过大,常采用加配重块、粘防振胶等临时措施进行减振消噪,难以保证设计结果最优和运行的稳定。同时这种回气管结构所需的铜管长度较长,材料成才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对回气管的形状结构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空调压缩机的回气管,改善回气管在储液罐入口附近所存在的疲劳断裂风险,同时减少振动和噪声。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调压缩机的回气管,连接在压缩机的储液罐与阀门之间,所述回气管包括连接储液罐的前段,连接阀门的后段,以及连接前段与后段的中间段,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的最低点高于储液罐的底部平面,且至少包括一段绕储液罐外圆周分布的圆弧管,或由多段直管圆弧过渡连接而成的绕储液罐外圆周分布的弯折管段。
所述中间段的最低点距离储液罐底部的距离最好为储液罐高度的1/2以上,甚至与储液罐顶端高度齐平或略高于储液罐顶端高度。
所述圆弧管或弯折管段相对于储液罐的底部平面呈水平状态。或呈倾斜状态。
所述圆弧管或弯折管段的两端分别与前段及后段圆弧过渡连接。
或者,所述圆弧管或弯折管段的至少一端与直管圆弧过渡连接,直管再与前段和/或后段圆弧过渡连接。
或者,所述圆弧管或弯折管段的至少一端与多段直管圆弧过渡连接,直管再与前段和/或后段圆弧过渡连接。
所述直管与前段和后段相互平行或呈一定夹角。
与现有的回气管技术相比,本专利的积极效果体现在:
1、消减回气管发生疲劳断裂的隐患。改进的回气管能有效地降低管内冷媒对管路的冲击作用,减小管路的振动和噪声;同时减小管路的应力值和改善了应力分布,避免了回气管发生疲劳断管。
2、节约材料成本和制造工艺成本。本专利所采用的回气管跟目前回气管高度相比,高度更矮,管道总长度更短,铜材耗量少,节约了铜管材料的成本;同时改进回气管结构非常简单,提高配管制造与装配的工艺性。
3、可提供更大配管设计空间。改进回气管两端圆弧以一定角度连接,与现有回气管走管方式相比更简便,能为四通阀、电控盒、高压阀部件等提供更大的装配空间。
附图说明
图1:目前空调典型回气管相对于压缩机储液罐走管投影示意图。
图2:目前空调回气管示意图。
图3:改进空调回气管方案1示意图。
图4:改进空调回气管方案2示意图。
图5:改进空调回气管方案3示意图。
图6:改进空调回气管方案4示意图。
图7:改进空调回气管方案5示意图。
图8:改进空调回气管方案6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空调压缩机的回气管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87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