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贝壳粉为载体的固体碱生物柴油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99128.X | 申请日: | 200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2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泳;张兆霞;洪鹏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7/02 | 分类号: | B01J37/02;B01J23/02;B01J23/34;B01J23/06;B01J21/16;C10G3/00 |
代理公司: | 湛江市三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庞爱英 |
地址: | 524005广东省湛江市开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贝壳 载体 固体 生物 柴油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碱催化剂及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以贝壳粉负载固体碱生物柴油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能源需求的急剧增长,世界各国对能源争夺也日趋激烈。尤其是当今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石油安全已经成为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大事。与此同时,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增加、能源的消耗还导致环境的恶化:温室气体的大量释放、耕种土地的退化。在此趋势下,寻找新的、具有环境友好性的能源已迫在眉睫。生物柴油以其优越的环保性和可再生性从而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目前制备生物柴油主要采用酯交换法得到,它主要包括均相催化法、非均相催化法、生物催化法和超临界法。目前,工业化制备生物柴油主要是均相催化法,反应主要是以液体酸、碱或酶作为催化剂,给催化剂的分离与重复使用造成困难。近年来,有关固体催化剂用于酯交换反应的研究逐渐增多。
生物柴油各生产工艺中,化学液体碱催化法已实现工业化,而超临界流体工艺及脂肪酶法催化工艺仍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液体碱催化法工艺具有催化剂相对廉价易得、反应时间短,转化率较高的优点,但仍存在一系列固有的缺陷:对原料品质要求较高,原料的酸价须小于1、水含量须小于0.5%,即对废油脂、工业下脚料回收利用率低;易发生皂化反应;工艺复杂,能耗高;醇用量大且不易回收利用;副产物甘油难回收利用,催化剂难与产物分离,从而增大了后续处理的成本,重要的是有废碱液排放,形成新的环境污染源。液体酸催化剂(例如CN1412278A采用硫酸作催化剂)虽然对原料油的水分和游离酸含量没有特殊要求,但它具有腐蚀性,对设备要求很高,而且反应结束后甲醇和副产物甘油很难分离,使成本上升。另外,采用液体酸作为催化剂,在后处理过程中会排出大量污水,造成环境污染。脂肪酶法催化合成生物柴油(如CN200410061280.3)对原料品质没有特别要求。脂肪酶法不仅可以催化精炼的动植物油,同时还可以催化酸值较高且含一定水分的餐饮废油转化成生物柴油,酶法反应具有条件温和,副产品分离工艺较为简单,催化剂可循环利用,废水少,设备要求低等优点。但是,脂肪酶催化制备生物柴油存在一系列的缺陷:反应周期较长;酶易中毒失活,如果反应系统中低级醇达到一定量时酶就会失去催化活性;同时脂肪酶的价格比较昂贵。超临界法(如CN200510012660.2)无需使用催化剂,具有环境友好、反应速率快和转化率高等优点,但该方法需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对反应设备有很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以贝壳粉为载体的固体碱生物柴油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环保、价格低廉,得到的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结合牢固,选择性好,催化活性高,可重复利用,寿命长,催化生物柴油成色好,后处理简单。
本发明将碱有效组分通过固相合成或浸渍的方法负载到贝壳粉载体上。浸渍法:首先制备适合浓度的有效碱组分溶液,然后负载该有效碱组分,经过搅拌等预处理,最后通过程序控温焙烧得到催化剂。为提高负载量,可进行多次浸渍。固相法:将一定质量前驱物的一种或者两种及其两种以上的有效碱组分与一定质量的活化贝壳粉充分混合研磨,再烘干、焙烧,即得到贝壳粉固定化的固体有效碱组分生物柴油催化剂。
本发明以贝壳粉为载体的固体碱生物柴油催化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浸渍法:室温下,将碱金属有效组分与可溶非碱金属有效组分按一定比例溶于水或有机溶剂,使溶液的浓度0.1~6.0mol/L,取一定量活化贝壳粉浸渍于该溶液,50~100℃烘干,用残余母液反复冲洗,除去结合不牢固的有效组分,再于50~100℃烘干,在马弗炉中以260~650℃焙烧,控制升温速度1~10K/min,升温到300℃后,恒温1~6h,然后升温到600℃,再恒温1~24h,即得到贝壳粉固定化的固体碱生物柴油催化剂。为提高负载量,可进行多次负载。
固相法:室温下,将碱金属有效组分、非碱金属有效组分与活化贝壳粉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合研磨。再于50~100℃烘干,在马弗炉中以260~650℃焙烧,控制升温速度1~10K/min,升温到300℃后,恒温1~6h,然后升温到600℃,再恒温1~24h,即得到贝壳粉固定化的固体碱生物柴油催化剂。
所述活化贝壳粉为:牡蛎壳粉、螺壳粉、蛤壳粉、贝壳粉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活化是将贝壳粉在常温下用弱酸性0.01~0.1mol/L水溶液清洗,低温50~100℃预烧使其水份蒸发,充分脱水。
所述的碱金属有效组分为锂、钠、钾三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有机及无机盐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91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