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螺钉螺母调节锁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0020.8 | 申请日: | 200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7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良;程武山;钱华;腾兵;范狄庆;樊江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H69/01 | 分类号: | H01H69/01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瞿承达 |
地址: | 20162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螺钉 螺母 调节 装置 | ||
1.一体化螺钉螺母调节锁紧装置,包括:含有智能控制部件的自动化电路,所述的自动化电路包括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包括:能够进行X方向移动和Y方向移动的X-Y工作台(1),支架(2),转动部件,转动框(3),移动部件,移动框(4),执行调节锁紧任务的旋转机构;
所述的支架(2)与X-Y工作台(1)固定连接;转动框(3)通过转动部件与支架(2)转动连接;移动框(4)通过移动部件与转动框(3)移动连接;旋转机构设置在移动框(4)上;
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外套筒(5),内套筒(6),外层柔性节(7),内层柔性节(8),第一扭矩控制器(9),第二扭矩控制器(10),第一电磁离合器(11),电磁制动器(12),用于实现同轴目的的同轴零部件,上连接体,外连接体,内连接体,具有双轴的空心轴电机(13);
所述的双轴为外轴(14)和内轴(15),外轴(14)为开设通孔的空心轴,外轴(14)的孔径大于内轴(15)的外径,内轴(15)位于外轴(14)内、且两者处于同一轴线;外轴(14)和内轴(15),两者都向外延伸出空心轴电机(13)的两个端面;在空心轴电机(13)内部,外轴(14)位于电机转子的中央、并且与转子固定联接;
空心轴电机(13)以竖直姿态与移动框(4)的框身固定联接;
在空心轴电机(13)的下侧:外轴(14)与外连接体连接,内轴(15)与内连接体连接;内轴(15)、内连接体位于外轴(14)、外连接体的中央;外连接体与移动框(4)转动连接;外连接体和内连接体通过第一电磁离合器(11)吸合连接,第一电磁离合器(11)与移动框(4)固定联接;第一扭矩控制器(9),其探测部件和信号接收部件,二者对应设置,探测部件设置在内轴(15)上、信号接收部件与移动框(4)固定联接;内连接体的下端位于电磁制动器(12)内,电磁制动器(12)与移动框(4)的下部固定联接;
在空心轴电机(13)的上侧:所述的外套筒(5)、外层柔性节(7)、上连接体、外轴(14),从上到下依序固定连接;所述的内套筒(6)、内层柔性节(8)、内轴(15),从上到下依序固定连接;所述的内套筒(6)、内层柔性节(8)、内轴(15)设置在外套筒(5)、外层柔性节(7)、上连接体、外轴(14)的中央;第二扭矩控制器(10),其探测部件设置在外轴(14)上、或设置在 上连接体上,其信号接收部件对应设置并与移动框(4)固定联接;移动框(4)的上部,与外轴(14)转动连接或者与上连接体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螺钉螺母调节锁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同轴零部件,其数量为两个以上,每个同轴零部件形状、结构相同或者不同,同轴零部件是轴承或者是圆环或者是含有圆孔的零部件或者是含有圆环突出台阶的零部件或者是含有圆环凹陷台阶的零部件;
同轴零部件设置的部位是以下位置的任意组合:
a. 内轴(15)和外轴(14)之间;
b. 内轴(15)和上连接体之间;
c. 内轴(15)和外连接体之间;
d. 内连接体和外连接体之间;
e. 内连接体和外轴(14)之间;
f. 内套筒(6)和外套筒(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螺钉螺母调节锁紧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的内连接体,是由下列a、b、c物体任意组合而构成:a.圆棒,在其端部开设外螺纹或开设螺孔或开设键槽;b.实心旋转体,其外侧有直角台阶;c.联轴器;
所述的上连接体和所述的外连接体,其每一个连接体是由下列d、e、f物体任意组合而构成:d.圆管,在其端部开设外螺纹或开设螺孔或开设键槽;e.旋转体,其中心设有圆孔、其外侧有直角台阶;f.联轴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螺钉螺母调节锁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层柔性节(7)和内层柔性节(8),是采用弹性良好的塑料或橡胶材料制成的管状物,其外壁或其内壁或其内外壁开设封闭的凹槽,所述的凹槽截面形状为矩形或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螺钉螺母调节锁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含有智能控制部件的自动化电路,是指自动化电路中含有可编程序控制器、或者含有PC机电脑、或者含有苹果机电脑、或含有工业计算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002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铆钉
- 下一篇:一种柔性电路板外形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