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铌合金铸铁制动盘材质及其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0325.9 | 申请日: | 2008-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8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彬;征灯科;翟启杰;华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7/10 | 分类号: | C22C37/10;C22C33/08;B22D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 铸铁 制动 材质 及其 生产工艺 | ||
1.一种铌合金铸铁制动盘材质,其特征在于该材质具有以下的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3.7~3.9%的碳、1.8~2.2%的硅、0.5~0.8%的锰、≤0.09%的磷、≤0.10%的硫、≤0.60%的铜、≤0.20%的镍、≤0.05%的钒、≤0.05%的锡、≤0.05%的钛、 ≤0.25%的铬钼、0.08~0.14%的铌,铁余量;该材料的组织特征为珠光体+石墨+少量铁素体,其中石墨长度为A3~5级,其性能特征为:硬度HB≥150,抗拉强度≥170N/mm2。
2.一种铌合金铸铁制动盘材质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工艺过程和步骤:
(1)铸造工艺
采用铸造生铁、低碳废钢、同种成分回炉铁、锰、铜、铌合金材料为原材料,按质量百分比为:3.7~3.9%的碳、1.8~2.2%的硅、0.5~0.8%的锰、≤0.09%的磷、≤0.10%的硫、≤0.60%的铜、≤0.20%的镍、≤0.05%的钒、≤0.05%的锡、≤0.05%的钛、≤0.25%的铬钼、0.08~0.14%的铌,铁余量进行配料,采用中频炉熔化,加料顺序及铸造工艺如下:
部分炉料为回炉铁+废钢→生铁→铁屑→增碳剂+碳化硅+锰、铜、铌合金材料→其余炉料为回炉铁+废钢→升温至1400℃取光谱试样→根据分析结果调整炉前成分→升温至1500℃出炉→孕育处理,孕育量为0.15~0.35%→1400±20℃开始浇注,浇注时间不超过5分钟;
(2)成分检验工艺
为确保成分可靠,出炉前对铁水化学成分进行检验,检验工艺如下:
A、炉料全部熔化后,升温到1400℃取适量铁水浇注于光谱试样模中,光谱试样模型腔尺寸为φ45mm×4mm;
B、铁水在光谱试样模中激冷,得到全白口的分析试样,通过SPECTROLAB直读光谱仪进行成分分析检验,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调整铁水化学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学;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032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配式高分子复合材料电缆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单缸柴油机防抱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