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鼠可诱导多能干细胞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1352.8 | 申请日: | 200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8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肖磊;廖婧;陈思晔;崔春;陈霁君;任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5/10 | 分类号: | C12N5/10;C12Q1/68;C12Q1/42;C12Q1/25;G01N33/53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肖剑南 |
地址: | 2000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鼠 诱导 多能 干细胞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大鼠可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构建携带转录因子的慢病毒载体,所述转录因子选自:Oct4、Sox2、c-Myc、Klf4,Lin28、Nanog;
B)将步骤A)所得慢病毒载体以组合形式感染大鼠成体细胞,挑选形态类似胚胎干细胞的克隆传代培养,通过筛选符合胚胎干细胞特性的细胞克隆,得到大鼠iPS细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鼠成体细胞包括大鼠原代骨髓细胞或原代耳尖成纤维细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慢病毒载体以组合形式携带的转录因子包括:Oct4、Sox2、c-Myc、Klf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的传代培养是将大鼠iPS克隆按1∶3~50的比例传至辐照过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的筛选是筛选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的细胞。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C)大鼠iPS细胞的干细胞多能性鉴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大鼠iPS细胞的干细胞多能性鉴定包括:
D)碱性磷酸酶表达呈阳性;
E)干细胞表面特异标记SSEA-1(+)、Nanog(+);
F)自然分化形成胚状体后,外胚层NCAM(+)、PAX6(+),中胚层SM22-a(+)、Myod(+)和内胚层Sox17(+)、AFP(+);
G)大鼠iPS细胞注射先天性免疫缺陷小鼠后形成畸胎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G)形成的畸胎瘤具有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鼠iPS细胞的干细胞多能性鉴定还包括:
H)Oct4基因的启动子区域被去甲基化;
I)端粒酶活性比大鼠成体细胞高。
10.一种按权利要求1~9所述任一项制备的大鼠可诱导多能干细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135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砖桩结构
- 下一篇:水域除污拦截吸附坝及其拼装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