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送纸部设有全伺服送纸系统的印刷开槽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01506.3 | 申请日: | 200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2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丁根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鼎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B1/04 | 分类号: | B31B1/04;B31B1/12;B31B1/20;B31B1/22;B31B1/25;B31B1/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纸部 设有 伺服 系统 印刷 开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机械,尤其涉及一种送纸部设有全伺服送纸系统的印刷开槽机。
背景技术
印刷开槽机是广泛使用的一种包装机械,其主要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前缘送纸单元11、送纸单元12、多个印刷单元13、开槽单元14和模切单元15,各单元在动力设备和传动机构的作用下统一协调地工作,共同完成纸板的送纸、印刷、开槽和模切。其中的前缘送纸单元和送纸单元组成的送纸部设有全伺服送纸系统,该系统采用四个独立的伺服电机,分别带动三组送纸滚轮和一根送纸下滚辊;以及采用两组真空吸附箱共同组成一个全伺服送纸系统,司职于纸板的传输功能。现有技术的送纸部,其主要结构如图2所示,它包括安装在印刷开槽机的送纸部两侧墙板27、28之间的由三组滚轮26、一个凸轮箱261、一个真空吸附箱262组成的前缘送纸机构以及由两组送纸上、下滚辊23、25组成的送纸机构,形成一个统一的送纸系统,司职于纸板的传输功能。其中凸轮箱261与主传动齿轮21传动相连,并通过齿轮组263将动力传递给三组滚轮26,真空吸附箱262负责将纸板吸附在滚轮26上,形成前缘送纸单元送纸;另外,两组送纸上、下滚辊23、25通过两组与此相连的上下齿轮231、251啮合传动;滚辊组之间由过桥齿轮232分别与下滚辊齿轮231啮合,第一组的下滚辊齿轮231通过与之相啮合的过桥齿轮22和主传动齿轮啮合传动,形成送纸单元送纸;主电机启动后,主传动齿轮分别通过凸轮箱与下滚辊齿轮,传递动力,完成送纸。
随着技术的进步,印刷开槽机的印刷、开槽、模切的生产率越来越高,现正以每分钟60张向每分钟250张的速度发展,这种生产率的提高,势必带来要求送纸的频率加快,送纸的精度更高,达到小于0.5mm/每张,而且对纸张的质量要求也很高,要求纸板的翘曲度小于20mm以下,纸板的过度翘曲,进纸时容易发生卡纸现象,影响纸箱成型的质量,同时也降低了生产速度。为了加快进纸速度,必需减小送纸上、下滚辊的间隙,增大了拉纸的碾压力;这样,就大大地降低了纸板箱的抗压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卡纸现象的产生,废品增加;另外,齿轮副过多,造成滚轮与滚辊、滚辊与滚辊间线速度的不等,纸板上、下拉纸不一致,纸板发生破裂。长期下去势必严重地影响纸板箱的生产。因而需要一种既不影响生产速度的提高,又不影响纸板箱的抗压能力,满足高速发展的需要,现有的方法技术,已是不能适合市场的要求,用户反映强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送纸部设有全伺服送纸系统的印刷开槽机,以保证印刷开槽机在送纸板的过程中,因进纸速度快,造成卡纸现象;因送纸上、下滚辊的间隙过小,造成纸板箱的抗压能力下降;因滚轮与滚辊间的线速度的不等,造成纸板的皱裂现象等严重影响纸板质量的解决方法。以保证做到进纸速度快,出纸质量好,最高限度地提高了工作质量与精度。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送纸部设有全伺服送纸系统的印刷开槽机,主要包括前缘送纸单元、送纸单元、多个印刷单元、开槽单元和模切单元。所述的前缘送纸单元和送纸单元组成的送纸部设有全伺服送纸系统,其中所述前缘送纸单元由三个伺服电机分别各自单独控制一个送纸滚轮组运转,并在滚轮组下方配有一真空吸附箱组成;所述送纸单元由一个伺服电机控制一根送纸上滚辊运转,并在送纸上滚辊上方配有一真空吸附箱组成。其特征在于:各个伺服电机通过导线与一编码器连接,该编码器通过固定传动相连的编码器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传动,并获取与主传动系统啮合传动相连的送纸下滚辊的线速度信息,再反馈给各自独立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据此信息调节各自的转速,使各自的滚轮、送纸上滚辊的线速度与送纸下滚辊的线速度始终同步一致,两个真空吸附箱负责两个送纸单元纸板的吸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印刷开槽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印刷开槽机的送纸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送纸部设有全伺服系统的印刷开槽机的送纸部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送纸部设有全伺服系统的印刷开槽机的送纸部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鼎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鼎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15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摆式两自由度牵引座
- 下一篇:草席编织机上机架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