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置式无线神经刺激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1621.0 | 申请日: | 200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1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任秋实;柴新禹;吴开杰;牛帅;王洪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N1/08;A61N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置 无线 神经 刺激 装置 | ||
1.一种外置式无线神经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台部分、微电流刺激器部分和刺激电极部分,控制台部分和微电流刺激器部分置于体内,刺激电极置于体内,微电流刺激器部分通过无线射频方式与控制台部分相连,通过有线的方式与植入体内的刺激电极部分相连,其中:
控制台部分完成刺激参数输入,并将刺激参数进行编码、调制,采用无线方式发送给微电流刺激器部分;
微电流刺激器部分将接收到的信息解码,根据刺激参数选择刺激发生通道,产生刺激波形;
刺激电极部分植入动物体内,刺激波形由刺激参数唯一决定,刺激通道也由刺激参数唯一决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式无线神经刺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台部分,包括PC、USB通讯模块、USB供电模块和射频发送单元,射频发送单元包括发送控制模块和发送模块,其中:PC的输出端接USB通讯模块的输入端,USB通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射频发送单元中发送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发送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发送模块的输入端,由PC输入的具体刺激参数,经USB通讯模块,将刺激参数从USB通讯模块通过UART口传输至射频发送单元的发送控制模块,经发送控制模块编码后产生控制命令字,通过SPI口将控制命令字输出到发送模块,发送模块完成命令字射频发送功能,控制台部分的USB供电模块完成对射频发送单元中发送控制模块和发送模块的供电,将PC的USB口电压经降压整流后直接提供给射频发送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置式无线神经刺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USB通讯模块包括滤波电路,对在USB的信号传递过程中掺杂进的瞬间高压噪声进行抑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式无线神经刺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微电流刺激器部分,包括射频接收单元、电极驱动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射频接收单元包括接收模块和接收控制模块,其中:射频接收单元中接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接收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接收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电极驱动模块,电源管理模块的输出端接接收模块、接收控制模块和电极驱动模块,射频发送单元中发送模块的控制命令字经无线方式发送后,射频接收单元中接收模块接收到并通过SPI口将控制命令字送至接收控制模块,经接收控制模块解码后,接收控制模块根据刺激参数控制电极驱动,选择刺激发生通道,产生刺激波形,电极驱动模块将刺激电极与电源,控制电路以及刺激波形信号完全隔离,电源管理模块采用锂离子电池,完成对射频接收单元的接收模块、接收控制模块和电极驱动模块的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外置式无线神经刺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微电流刺激器部分通过刺激参数控制其选择刺激通道和波形,刺激通道选择和波形需要9个参数决定,9个参数分别为循环个数Cyc Num、初始延迟时间StaTime、脉冲开始Neg First、正相脉冲增益Pos Gain、正相脉冲持续时间Pos Time、负相脉冲增益、负相脉冲持续时间Neg Time、脉冲每一个周期结束后的延迟时间Off Time、设定每一个通道所对应的电极Prob Ch,其中参数Prob Ch设定通道电极,其他8个参数能确定唯一的波形,实现刺激波形幅度、频率、间隔时间可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置式无线神经刺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极驱动模块采用ASIC工艺集成多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式无线神经刺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刺激电极部分,包括导线束和刺激电极,刺激电极通过导线束与电极驱动模块相连,刺激电极能安全植入到动物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162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