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氢脱烃器的微旋流管布置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01687.X | 申请日: | 200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1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马吉;汪华林;徐效梅;钱卓群;罗凤;崔馨;杨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畅环保设备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50 | 分类号: | C01B3/5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项 丹 |
地址: | 201101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氢脱烃器 流管 布置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循环氢脱烃器的旋流管布置方法,具体地说,涉及加氢装置 循环氢脱烃器的微旋流管或微旋流管组的布置方法。本发明还涉及循环氢脱烃器装 置。
背景技术
在加氢裂化装置中,循环氢带烃,尤其是夹带C5、C6、C7及以上重烃,易致 脱硫塔发泡,增大脱硫塔操作负荷,威胁循环氢压缩机的安全和长周期稳定运转, 提高循环氢的分子量,降低氢气的纯度,给下游系统带来很大的危害,缩短了催化 剂的使用寿命和反应的效率。因此,循环氢夹带重烃是循环氢再利用系统的共性问 题。
关于循环氢带液、带尘问题,设计上通常选用沉降罐或聚结器脱除。但是, 重力沉降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重烃去除效果差,脱硫塔后的沉降罐带液量大,影响 加氢裂化装置的连续稳定运转,并衍生重大安全隐患,胺液消耗高等;而加氢裂化 循环氢重烃聚结器的直径与加氢反应器的直径相当,设计压力为15-18MPa,重约 50吨。因此,循环氢系统重烃聚结器、液态烃、含硫污水和低分气分液罐消费了 宝贵的压力容器钢材,造价高、占地面积大,且聚结器必须配置旁路系统,这也不 符合高压系统的通用设计规范。
中国专利申请No.00217613.0公开了一种水力旋流分离器,该装置的旋流器装 于旋流器体内,下端部穿过下管板,上端部固定在旋流器体的上管板上。旋流芯管 上下两端均安装有端板,将整个旋流器分为上部腔体、中间腔体以及下部腔体三个 部分。
中国专利申请No.200120013176.6提出了一种旋风分离器,旋流管顶端与盖板 焊接。旋流管采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分离器内部。
但是,上述申请都未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有必要采用新颖的、有效的、适用长周期运 行而又经济的循环氢脱烃器微旋流管的布置方法与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循环氢脱烃器的微旋流管布置方法与装置,克服了 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氢装置中循环氢脱烃器微旋流管的布置方法与 装置。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的旋流分离器内部分腔增加设备 耗材的问题,改善旋流芯管组整体的布置方式,提供一种循环氢脱烃器微旋流管的 布置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微旋流管布置 的循环氢脱烃器装置,其结构简单,容易实施,投资小,操作方便,并适合长周 期运转。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氢脱烃器中的微旋流管的布置方法,该方法 包括:将循环氢脱烃器中的微旋流管组中的微旋流管的进口汇集,并与该循环 氢脱烃器中的压力容器的进口密闭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旋流管组由一根或多根微旋流管组成。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微旋流管组由一根微旋流管组成时, 该微旋流管的进口直接与该循环氢脱烃器中的压力容器的进口密闭连接;当所 述微旋流管组由三根微旋流管组成时,所述三根微旋流管采用正三角形排列。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旋流管成单级或多级并联排列。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氢脱烃器装置,该装置包括:圆筒形的压 力容器、微旋流管组和除沫装置,其中,所述微旋流管组中的微旋流管进口汇 集,并与所述压力容器的压力容器进口密闭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旋流管组由一根或多根微旋流管组成。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微旋流管组由一根微旋流管组成时, 该微旋流管的微旋流管进口直接与所述压力容器的压力容器进口密闭连接;当 所述微旋流管组由三根微旋流管组成时,所述三根微旋流管采用正三角形排 列。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循环氢混合气直接由压力容器的压力容器进 口进入微旋流管中进行旋流分离。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净化气循环氢由微旋流管的溢流口排出微旋 流管,经由除沫装置进一步脱除其中夹带的微量气体和固体颗粒后,由压力容 器上端出口排出。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重烃组分由微旋流管的底流口排出,在微旋 流管的底部汇聚,间隙排出压力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布置有三根微旋流管的循环氢脱烃器装 置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畅环保设备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畅环保设备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16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厌氧生物处理装置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支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