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冲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01895.X | 申请日: | 200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9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滨;冯友岳;黄晨;王涛;钱晓敏;申晓燕;黄清初;张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16;C08K5/00;C08K5/20;C08K13/02;B29B9/12;B29C47/9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白益华 |
地址: | 2015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丙烯 组合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β晶型抗冲共聚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抗冲共聚聚丙烯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和低廉的价格,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包 装容器、家用电器、汽车部件等领域,以取代某些工程塑料如ABS等。但与工 程塑料相比,抗冲共聚聚丙烯仍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低温抗冲击性能差,耐 热温度低,从而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
已有的技术多是从共混和多相共聚方面来改进抗冲共聚聚丙烯的低温冲 击性能。英国专利No.950551公开了,通过聚丙烯与至多28.5%wt聚异烯和至 多5%wt聚乙烯的混合物,可以改进冲击性能。美国专利No.3562790公开了基 于聚丙烯、约2%-15%wt聚乙烯(或乙烯与不同α-烯烃的共聚物)和约2%-20%wt 乙烯/丙烯/非共扼二烯烃弹性体的三元混合物的共混物,它具有改进的冲击强 度和透明性。虽然许多这样的组合物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共聚丙烯的冲击性 能,但同时也损害了其他性能,如劲度、耐热性能、加工性能等。
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在抗冲共聚聚丙烯成品中加入β成核剂的方法,以 提高抗冲共聚聚丙烯中β晶型的含量,从而达到同时改善聚丙烯的低温抗冲击 性能和耐热性能。已公开的专利CN200610096877.0揭示了一种β-晶型聚丙烯 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主要发明内容是通过在聚丙烯产品中加入含有β-晶型 成核剂的配方,再挤出造粒而获得β-晶型聚丙烯组合物。已公开的专利 ZL03812366.5也揭示了一种β-晶型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主要发明内 容是通过在聚丙烯产品中加入含有芳酰胺类β-晶型成核剂的配方,再挤出造 粒而获得β-晶型聚丙烯组合物。虽然许多这样的组合物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 抗冲共聚聚丙烯的低温冲击性能和耐热性能,但这些方法均未考虑抗冲共聚聚 丙烯的微观结构与β晶型的相互作用因素,未能将乙丙共聚物增韧聚丙烯和β 晶型聚丙烯的特点有机的结合;且由于抗冲共聚聚丙烯的生产商众多,产品结 构与性能差异巨大,严重影响实际效果,极大地限制这些方法的应用。
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抗冲性能得以改进的聚丙烯组合物、组 合物制备得到的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聚丙烯组合物、聚丙烯材料及其 制备方法能够优化抗冲共聚聚丙烯中的乙丙共聚物结构,实现了乙丙共聚物和 β晶型聚丙烯在抗冲共聚聚丙烯中的协同增韧,从而获得良好的低温冲击性能, 又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低温冲击性能,又具有较高的耐 热性能的β晶型抗冲击的抗冲共聚聚丙烯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低温冲击性能,又具有较高的 耐热性能的β晶型抗冲击的抗冲共聚聚丙烯材料。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具有良好的低温冲击性能,又具有较高的 耐热性能的β晶型抗冲击的抗冲共聚聚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抗冲聚丙烯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含有如 下组分,以占组合物总重量的百分数计:
均聚聚丙烯, 65-90重量%,
乙烯丙烯共聚物单体, 5-30重量%,
抗氧剂 0.05-2重量%,
成核剂 0.04-1重量%,
润滑剂 0.1-3重量%,以及
抗静电剂 0-3重量%;
其中,所述的均聚聚丙烯在温度230℃,压力2.16Kg条件下的熔体 流动速率为1.0-20.0g/10min;且所述的成核剂为β晶型成核剂。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制备得到的抗冲聚丙 烯材料,所述材料含有如下组分,以占材料总重量的百分数计:
均聚聚丙烯, 65-90重量%,
乙烯丙烯共聚物, 5-30重量%,
抗氧剂 0.05-2重量%,
成核剂 0.04-1重量%,
润滑剂 0.1-3重量%,以及
抗静电剂 0-3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18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结晶改性聚乳酸共混物及其成型制品
- 下一篇:聚芳硫醚酰胺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