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紫杉烷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2090.7 | 申请日: | 200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6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徐从立;黄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双科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05/14 | 分类号: | C07D305/14;C07J63/00;A61K31/337;A61K31/58;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明伟;魏秀莉 |
地址: | 200438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杉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侧链含有有机酸的紫杉烷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971年Wani等(Wani Mc,et al,J.A.C.S.93,2325,1971.)从短叶红豆杉(Taxusbrevifolia)树皮中首次提取得到属于所述紫杉烷类化合物的紫杉醇,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已知紫杉醇对B-16黑色素瘤、L-1210和P-388白血病、MX-1乳腺癌和异种移植的CX-1结肠癌等许多肿瘤模型显示极强的抗癌活性,其作用机理为它能促使微管蛋白聚合成微管,并在其存在下微管不再解体,使癌细胞限制在构架组织内而死亡[Dentsch-HM et al,J.M.C.32(4),788,1989;Manfredi JJ,et al,Phannacolther25,83,1984]。1992年12月,美国FDA批准BMS公司的紫杉醇作为转移性卵巢癌的二线治疗药;1993年12月又批准该药作为晚期乳腺癌治疗药,目前该药已经在二十多个国家批准上市。
但由于紫杉醇的细胞毒性,使得在临床应用中存在较多的危险性。对紫杉醇及其它活性紫杉烷的结构进行结构修饰,寻找低毒性,高活性的紫杉烷前药已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多烯紫杉醇是通过结构改造合成的一种紫杉醇衍生物,具有较小的毒性和较好的生物利用度,目前已经在40多个国家上市。因此研究高效低毒的紫杉烷衍生物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类新的紫杉烷衍生物。
本发明提供这类新的紫杉烷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这类新的紫杉烷衍生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紫杉烷衍生物的化学结构通式如下:
式中:R1为C=O时,R2为Ph或-OC(CH3)3;
R1为CHOH时,R2为Ph;
R′为醇羟基被完全乙酰化的有机酸:阿魏酸、迷迭香酸、绿原酸、莽草酸、白桦脂酸、齐墩果酸、熊果酸或甘草次酸等。
本发明紫杉烷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有机酸的乙酰化
有机酸的乙酰化反应方法参见文献(毕毅等,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7,38(2),108-111)。取有机酸(阿魏酸、迷迭香酸、绿原酸、莽草酸、白桦脂酸、齐墩果酸,熊果酸或甘草次酸等)溶解于吡啶中,与醋酐进行乙酰化反应制得醇羟基被完全乙酰化有机酸。1克分子有机酸使用40-60升吡啶,有机酸与醋酐的克分子比为1-4:1,反应温度10-90℃,反应时间12-48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乙酸乙酯萃取,1克分子有机酸使用40-60升乙酸乙酯,再分别用1%-10%盐酸、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相2次,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浓缩至干,得到醇羟基被完全乙酰化的有机酸。
有机酸乙酰化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式中RCOOH为阿魏酸、迷迭香酸、绿原酸、莽草酸、白桦脂酸、齐墩果酸、熊果酸或甘草次酸等有机酸,R′COOH为醇羟基被完全乙酰化的有机酸:阿魏酸、迷迭香酸、绿原酸、莽草酸、白桦脂酸、齐墩果酸、熊果酸或甘草次酸等。
2)紫杉烷衍生物的合成
紫杉烷衍生物合成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在惰性气体(氮气,氩气,氦气或氖气)保护下,紫杉烷化合物(紫杉醇,多烯紫杉醇或9-二氢紫杉醇)溶解在二氯甲烷中,加入催化剂4-二甲氨基吡啶(DMAP)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再加入醇羟基被完全乙酰化的有机酸,一起进行酯化反应制得紫杉烷衍生物。1克分子紫杉烷化合物使用40-90升二氯甲烷。紫杉烷化合物,DMAP,DCC与醇羟基被完全乙酰化的有机酸的克分子比为1:0.5-2:0:5-2:0.8-2,反应温度10-50℃,反应时间1-5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作为萃取剂的乙酸乙酯,1克分子紫杉烷化合物使用40-90升乙酸乙酯,反应液依次以1%-10%的盐酸洗涤一次,饱和食盐水洗涤2次,1克分子紫杉烷化合物使用40-90升盐酸和40-90升饱和食盐水,分离得的有机相以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收干得固体,固体经硅胶柱层析进行纯化,得紫杉烷衍生物,得率为82-92%。
本发明紫杉烷衍生物的药理试验
1)使用人肿瘤细胞株进行细胞毒性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双科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双科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20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