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合以注拉吹工艺制造医用输液瓶的聚丙烯树脂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2111.5 | 申请日: | 200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4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陶红;陈国康;蒋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6 | 分类号: | C08L23/16;C08K13/02;C08K5/13;C08K5/134;C08K5/526;B29B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 代理人: | 沈原 |
地址: | 2005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合 注拉吹 工艺 制造 医用 输液 聚丙烯 树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丙烯树脂,特别涉及专用于制造医用输液瓶的聚丙烯树脂。
背景技术
目前,塑料医用输液瓶的制造原料基本都采用专用的聚丙烯树脂,它是一种乙烯含量小于10wt%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就耐热性、强度、韧性和透明度等性能而言,它与早期使用的聚氯乙烯等高聚物材料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典型的如美国专利US5,286,540、中国专利申请200410017402.9所介绍的。另一方面,医用输液瓶的制瓶过程则大都由直接挤吹工艺改为注拉吹工艺,即先将原料通过注塑制成瓶坯,然后于拉伸的状态下吹塑成型。由于成型过程高聚物大分子经拉伸后取向度提高,瓶体强度明显增加,使瓶体在机械性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壁厚得以降低。这不仅改善了瓶体的透明度,并减少了制瓶的原料用量。
在医用输液瓶的整个制造过程,制瓶原料聚丙烯树脂需经历有氧环境下的加热熔融,聚合物大分子会因此而发生热降解,这最后会影响瓶体的机械性能。为了提高聚丙烯树脂的抗氧性能,树脂中加入抗氧添加剂是必须的。抗氧添加剂的组分一般包括抗氧剂和酸中和剂,抗氧剂是主要的成分,酸中和剂则用于阻止聚合催化剂的残余物致使聚合物内部形成酸性环境,因为酸性环境将促进降解的发生。相比较直接挤吹工艺,注拉吹工艺前期多出了瓶坯的制造,原料在有氧环境下的加热熔融次数增加,聚合物大分子更易发生热降解。现有技术中,一般的用于制造医用输液瓶的聚丙烯树脂原料通常并不因为制造工艺的改变而对抗氧添加剂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因此当用于注拉吹工艺时,便显现了抗氧性能不够理想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合以注拉吹工艺制造医用输液瓶的聚丙烯树脂,它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对抗氧添加剂配方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改善和提高树脂的抗氧化性能,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以下是本发明具体的技术方案:
一种适合以注拉吹工艺制造医用输液瓶的聚丙烯树脂,该聚丙烯树脂为组合物,组分包括树脂基料、酸中和剂及抗氧剂,经熔融混合而成。其中树脂基料为丙烯与乙烯无规共聚物,其乙烯含量为0.5~4wt%;树脂基料的熔融温度为140~165℃,熔体流动速率为5.0~10.0g/10min。
以重量比计,各组分的配比为:
树脂基料∶酸中和剂=100∶0.01~0.05;
树脂基料∶抗氧剂=100∶0.02~0.28。
上述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与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的混合物,前者与后者的重量比为1∶0.2~10。其中;
受阻酚类抗氧剂取自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二-[3,3-二-(3-叔丁基-4-羟基苯基)-丁酸]乙二醇酯或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中的一种;
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为二亚磷酸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酯。
上述树脂基料的熔体流动速率最好为6.5~8.5g/10min;
上述受阻酚类抗氧剂与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的重量比最好为1∶0.8~6;
上述酸中和剂最好为硬脂酸钙和氢化滑石粉的混合物,以重量比计,硬脂酸钙∶氢化滑石粉=1∶0.8~1.3。
本发明经大量的筛选实验,选择了一种理想的复配抗氧剂,特别是其中的亚磷酸酯类抗氧剂通常并不为现有技术所采用,但以此组合的抗氧剂却取得了意外的使用效果,特别体现在抗氧性能更为持续稳定。与现有一般的用于制造医用输液瓶的聚丙烯树脂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树脂的耐热降解性能有很大的提高,树脂经多次加热熔融,其熔体流动速率的上升趋势明显减缓,因此更适合用于注拉吹制瓶工艺。
下面将通过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由于本发明的关键在于抗氧剂的调整或改进,其它部分与现有技术无本质的区别,故实施例将注重抗氧添加剂中抗氧剂及其配比的列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6】
聚丙烯树脂,为组合物,组分包括树脂基料、酸中和剂及抗氧剂,经熔融混合而成。其中树脂基料为丙烯与乙烯无规共聚物,其乙烯含量为0.5~4wt%;树脂基料的熔融温度为140~165℃,熔体流动速率为7.0g/10min。
酸中和剂为相同重量份的硬脂酸钙和氢化滑石粉;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A与亚磷酸酯类抗氧剂B的混合物,其中抗氧剂B为二亚磷酸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酯。
各实施例具体的抗氧剂A以及抗氧剂A、B的配比见表1、树脂基料与抗氧剂总量及酸中和剂总量的配比见表2。
【比较例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21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